2025年,南寧失業有多嚴重?
南寧的產業結構相對單一,主要以服務業和傳統制造業爲主,新興產業發展相對滯後。另一方面,近年來經濟形勢的變化,使得企業的經營困難。勞動力市場的供需不平衡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我們新開啟了更專業的知史明智PRO版本(免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https://pro.realhist.org/,如果對您有幫助請收藏並幫忙推薦,謝謝!
南寧的產業結構相對單一,主要以服務業和傳統制造業爲主,新興產業發展相對滯後。另一方面,近年來經濟形勢的變化,使得企業的經營困難。勞動力市場的供需不平衡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在南寧求職,通勤時間過長成爲不少人的一大難題。有的人需要乘坐10站地鐵,出站後還要步行900米,從出門到公司起碼要花費一個小時;還有人每天得先步行1.5公里到地鐵站,乘坐8站地鐵後,出站再走1公里才能抵達公司。更有甚者,需要多次轉乘地鐵,通勤時間長達兩個小時,讓上班族疲憊不堪。
薪資待遇又是一大痛點。許多工作試用期扣完社保後僅3500元,還有低至2000-3000元,連基本生活開銷都難以滿足。即使轉正後,也不樂觀,扣完社保到手3000多元。在物價不斷上漲的當下,如此薪資水平讓人……此外,社保繳納不規範、不給員工繳納社保的問題也較爲普遍。
一些公司明確將招聘年齡限制在28-30歲以下,過了35歲,找到合適工作更是難上加難。年齡較大(其實也不大)的求職者,如30歲以上甚至40歲左右的人,深刻感受到了年齡帶來的阻礙。他們即便有豐富的經驗,也常常因爲年齡不符連簡歷篩選這一關都過不了。“30的也一樣,他們一邊喊招不到人,一邊又想要二十出頭又要有工作經驗的”“40了一看年齡簡歷都不看的”。“典型幹活嫌人少,喫飯嫌人老……”
一位求職者吐槽:“30的也不要,2800都要本科以上,真不知道他們到底想要會什麼技能的人了”。
學歷方面,不少工作要求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其他學歷容易被拒之門外。
不少人還遭遇了各種坑。試工期過長且不合理是一個普遍問題,有的公司面試時承諾試工只需三天,可到了第三天,老闆卻不斷延長試工期,從五天到七天,甚至半個月,而且試工期的工資計算方式也不明確,有的公司甚至規定試工期沒有工資。還有的公司在招聘時存承諾的薪資與實際不符,崗位工作內容與招聘信息描述相差甚遠。有人在試崗期快結束時,才被告知自己的設計風格不符合公司要求,而在此之前,老闆對其設計稿並未提出任何異議,甚至還表示認可。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公司原本的員工忙完手頭的事情後要回來繼續工作,自己只是被找來臨時頂替的,白白耽誤了半個月時間。還有人在面試時,被要求做一些與崗位無關的端茶倒水做PPT,那可能都還算小事。
如此艱難的就業環境,有的人不斷投遞簡歷,參加面試。也有不少人開始動搖,微信羣裏的“南寧不是人活的地方”“普通人真的堅持不下去”,溢於言表。
另一部分失業青年開始考慮離開南寧,前往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闖蕩。大城市,就業機會更多,發展空間更大,雖然競爭也很激烈,但至少有更多的可能性。“找個伴一起去,趁年輕一定要去北上廣深闖一闖”,這種想法在年輕人中較爲普遍。還有一些人選擇自主創業,但創業並非易事,資金、市場、管理都是問題,成功的概率也不高。“從2000年到現在,我認識開設計公司的小夥伴,10家有6-7家已經關了,失業的設計師2-3年沒找到同類型的工作不在少數”,一位設計公司老闆的感慨。
在就業困難的背景下,工作日時,景區、商場等地出現很多看似不用上班的人,有人猜測他們可能是失業者,或者,調休的自由職業者。“工作日去景區的時候發現一堆人都不用上班”“昨天工作日去青秀山,人多得不得了,我在想他們都不用上班嗎”。同時,擺攤的人越來越多,擺攤比逛的人還多。
租客的來來去去是經濟起伏的標尺。某位租客,在房東家租了七八年,與房東一家相處融洽。平日裏,房東家裏煮糉子會熱情分享,逢年過節也少不了他的份,閒暇時還會和房東兄弟一起釣魚。然而去年九月,他遭遇職場重創,被拖欠半年工資,老闆跑路,項目獎金化爲泡影,連基本生活都難以維持。在老家揹負着每月2000多元房貸的他,無力再支付房租,只能與房東商量用押金抵最後一個月房租。離開那天,他帶着無奈和窘迫,最終,他選擇先回老家,未來是否回南寧繼續租房生活也成了未知數。
這一波租客退租潮中不少房子租金相比之前下降,地段稍差的三房,以前能租到2500左右,現在只能租兩千左右,而且出租難度加大,即便如此,能把房子租出去就已經謝天謝地了。位於巷子裏的房子,每間房租僅兩三百元,某些房東不僅要承擔包修包換的費用,租金收入甚至還不如自己上班的工資。
公租房是保障性住房,本是解決低收入羣體住房問題的,然而公租房申請難度極大,排了兩年多才排到,而且很多公租房分佈在城市邊緣,交通和配套設施極不方便。即便如此,申請的人依舊很多,一個名額往往有七八百人爭搶。
某些學生羣體畢業後,班上至少一半以上的同學都經歷過失業。自身的工作也極不穩定,前三份工作每份都做不到半年,不是錢少事多,就是公司各種奇葩規定,還時常找理由扣工資。有說工作相對穩定的,還遇到諸如單位報銷款項遲遲不發等奇葩問題。
不少人都在思考自己的出路。有人原本拿着相對較高的收入,每月能存下點錢,但工作壓力巨大,天天開會被罵,業績考覈壓力也大,完不成業績還有被裁員的風險。即便如此,考慮到就業環境不好,辭職後找工作難度大,也只能選擇繼續堅持,最多再幹一年,等存夠一定的錢,便打算“擺爛”休息一段時間。
有的人選擇去廣東尋找機會,即便知道可能會與失業返鄉的人潮擦肩而過。可現實是,廣東的經濟形勢也不容樂觀,很多工廠因沒有訂單而倒閉,沒倒閉的也只是勉強維持,不少人在廣東混了幾年,也只是勉強餬口,甚至還有人表示在廣州工作兩年多,一無所獲,勸別人不要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