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直接搶更不體面的操作,被他們研究出來了!
一輛車衝進了人羣,大家開始爭論司機是初學者還是酒駕。殊不知,真正的原因竟是“車檢沒合格”或“剎車片已過期”。很多時候便是這樣,可怕的局面之下,真正的原因被忽視。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我們新開啟了更專業的知史明智PRO版本(免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https://pro.realhist.org/,如果對您有幫助請收藏並幫忙推薦,謝謝!
一輛車衝進了人羣,大家開始爭論司機是初學者還是酒駕。殊不知,真正的原因竟是“車檢沒合格”或“剎車片已過期”。很多時候便是這樣,可怕的局面之下,真正的原因被忽視。
週末刷到一條相當諷刺的報道,一民政局的財務,侵吞3萬多戶低保家庭的補貼。
是不是很諷刺?什麼叫低保戶,那錢是用來“保命”的,可即便如此,他們照喫不誤。
更可笑的是,這起事件之所以被“曝”出來,還是因爲一個72歲的低保戶沒收到“兩年共141塊錢”的電費補貼,於是去投訴……是不是感覺揭穿的有點太簡單了?
如果不看報道,我還以爲該財務何某把事情做得多麼天衣無縫,以至於負責監督的人無法察覺到半點蛛絲馬跡。可看完報道,只想譏諷一句:那些坐在辦公室裏負責監管的人,瀆職瀆到了什麼程度,連一個低保戶都不如嗎?
再看這個侵吞低保戶補貼的何某,她的行爲,只能說漏洞百出,毫無人性。
先是僞造個借條,弄了106萬出來買理財;接着又搞了20萬出來做美容;後續一發不可收拾,前前後後喫掉低保戶170萬餘元……可以說是沒心沒肺,喪盡天良了。她要是從其他地方弄這種空子,我都不想罵得如此粗俗。可低保戶啊,有時候網上那些路邊上可憐老人的視頻,我都不忍點開了去看。她倒好,再插一刀。
低保戶的錢雖然少,但滋味好——因爲喫了沒人管,搶了沒人追。
上個月,該女性何某因爲貪污被判5年,但彼時,錢已經被她花完了。
也就是說,你可以抓她,但你已經沒法讓她賠錢,這個老賴她當定了,低保戶只能自求多福。
窮人錢少也能偷,偷得乾淨不發愁;有人監督全是擺,真正負責都在溜。
寫到這裏,我想說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負責監督的人,他們的缺失,是這起貪污低保戶補貼案中最重要的一環。出納崗位形同虛設,一個會計,能隨時隨地使用銀行印鑑和電子印章,這不純搞笑麼。
而第二個問題,是報道中所提,卻被讀者忽略的一句話。
非常簡單的一句話:涉及3萬多戶困難羣衆的420餘萬元民生資金,2年時間未能及時發放,居然無人問津。
爲什麼無人問津?
說難聽點,應該是無人在意。普通人辦點事,都跟求爺爺告奶奶一樣,低保戶呢?更是可想而知。3萬多人裏真的沒有一個人發現問題嗎?那怎麼可能呢,只可能是“發現了也沒用”,甚至他們發現了,都不知道該找誰去反映,說不定連反映都不敢去反映。
這樣一來,卑微的低保戶,更容易成爲那羣人下手的目標。
週末那條報道並非個例,同樣是這兩天曝出來的事情,河北一個59歲的低保戶直接成了“千萬貸款的擔保人”。
一句話,前後矛盾到令人乍舌,可這樣的事情,卻又能真真切切的發生了。都窮成低保戶了,還能擔保千萬貸款,就問你可笑不可笑。
根據報道顯示,這個低保戶郭某成因爲疾病原因,每個月就靠拿200多塊錢的低保活着。結果村幹部段某某把他帶到銀行簽字,欺騙他是“介紹門衛工作”,稀裏糊塗就簽完了一大堆合同,讓他爲當地一家礦產品公司簽下了1000萬元貸款擔保。
並且這家公司的註冊地址,還是個廢棄礦場,根本就沒有實際經營。
低保戶郭某成年過半百,又遭受打擊,你說他傻他不懂,我沒任何意見。難不成銀行負責籤擔保的人也傻也不懂,這說出來就有點把羣衆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的樣子了。不知道的還以爲銀行的審覈標準變了,不再是看你財產多少,而是看你願意被騙多少。
再者來說,萬一出事了,低保戶郭某成不可能有錢還,那坑的是誰的錢?不是銀行那些領導的,而是國家的,是羣衆的,是公有賬戶上受到監督的錢。
講得再簡單點,按照他們這操作,隨便找個流浪漢來,就能籤個字,從銀行貸走1000萬。
1000萬是什麼概念?就算月薪1萬,一個人一輩子也不可能掙到1000萬,更別說存下來1000萬了。
那是不是意味着,找個流浪漢,玩上這麼一招空手套白狼,這輩子就算畢業了?可以跑路到國外,享受生活了?
可笑一件板上釘釘的違規事件,金融監管機構介入調查。然而直到現在,他們還在狡辯“流程合規”。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如果這也算“合規”,那就真的是連裝都不裝了,把潛規則放到桌子上,光明正大的當作行業準則了。
當然,這種“準則”只能挑弱勢羣體下手,越弱勢越好,因爲越弱勢,他們越沒有反抗能力,越沒有話語權,甚至越不敢提出質疑與反對。
爲山九仞,功虧一簣;爲政不察,禍起毫釐。
糟糕的事情總是那麼多那麼頻繁,但現在問題已經不是“有沒有人幹壞事”,而是“有沒有人管得了幹壞事的人”。
他們喫得心安,是因爲知道沒人查;
他們查得糊塗,是因爲從不擔心要擔責。
就像低保戶簽下1000萬擔保的事情,直到東窗事發,還有人在說流程合規。現實還在一遍遍提醒我們:漏洞不僅僅是出在製造問題的人身上,更是出在那些“負責盯漏洞的人”早就睡着了。
這不是小事,這是警示。是蘇軾所說的“天下之患,最不可爲者,名爲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這是巨大的隱患,是罪魁禍首。
相關內容
- 從1-2月的經濟數據看,消費復甦了嗎?
- 在加州大火和西藏地震上,中國官媒的報道角度天差地別
- 深圳火災豪宅過渡安置方案:財政補貼每月每戶5萬元租房
- 人大王憲舉教授粗魯提問的背後,是國人的國際視野問題
- 把常識念一遍都是有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