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不用“阿三”稱呼印度人
我對印度這個國家實在是沒什麼好印象: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我們新開啟了更專業的知史明智PRO版本(免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https://pro.realhist.org/,如果對您有幫助請收藏並幫忙推薦,謝謝!
我對印度這個國家實在是沒什麼好印象:
種姓制度,堪稱當今世界最爲腐朽的傳統糟粕。這種按照血緣出身將人分出貴賤等級的做法,每存在一天都是人類現代文明的恥辱。
社會治安,幾乎是噩夢般的存在。駭人聽聞的強姦案,防不勝防的盜竊搶奪,不可信賴的警察系統,讓印度成爲國際旅客的玩兒命聖地。
公共衛生,雖然中文世界流傳的“乾淨又衛生”不能代表印度所有的地方,但該國公共衛生狀況整體之惡劣還是全球知名的。
此外,還有誠信缺失、盲目自大等族羣文化問題,也讓人很難對印度國民產生好感。
但是!我不喜歡印度,我能看到印度存在的各種問題,卻從不會蔑視這個國家,更不敢忽視印度人這個龐大到冠絕全球的族羣。
無論是在國家競爭的宏觀層面,還是我們作爲個體在“地球村”尋求發展的微觀層面,印度人都是繞不開的存在,也絕對會成爲中國的長期主要競爭對手。
忽視印度,將是極其危險的戰略誤判,蔑視印度,必定會因傲慢無知付出沉重代價。
作出這樣的判斷,當然絕不是單純因爲印度人口世界第一,而是基於多個因素的綜合考量:
第一,印度人之中肯喫苦肯拼搏肯創新的人才絕不比中國少,甚至因爲發展階段的差異和種姓制度的存在,很多中下層印度人的努力程度已經遠遠高於中國人。
稍有基本常識的人都會知道,不同族羣的先天智商是沒有顯著差別的,基礎環境與後天努力共同決定了發展的高度。印度當前在基礎環境方面相比中國還是落後一截,但差距正在縮小,在後天努力的追趕之下,很難說中國相對印度的領先優勢還能維持多久。
第二,因爲英語普及率和族羣抱團文化等因素的疊加,印度裔移民在全世界衆多主要國家的佔比正快速提升,在科技、教育、商業等領域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對於個體的中國人來說,參與國際競爭時難免會被拿來與印度人做比較,很遺憾的是,中國人的印象分相比印度人並不佔優勢。
對於中國來說,印度作爲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在全球各個領域的影響力正在持續提升,且因爲發展階段的差異,其提升速度在當前比中國要快得多。
第三,因爲發展生態位高度重合以及諸多歷史遺留問題,印度政界整體上對中國高度警惕,印度民間對中國的仇視心態極爲突出。
這一邊,中國人整體上對印度持嘲諷、蔑視和厭煩的態度。
那一邊,印度人整體上對中國持追趕、警惕和仇視的態度。
再不修正對印度的認知,繼續沉溺於從印度人身上找優越感的話,就很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