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都在追求“教育意義”的家長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我們新開啟了更專業的知史明智PRO版本,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https://pro.histfacts.com/,如果對您有幫助請收藏並幫忙推薦,謝謝!


file

昨天在眉山的三蘇祠,我聽到了一段非常讓人驚悚的訓導。

一位母親帶着一個七八歲的女兒,在迴廊裏看蘇東坡的詩詞書法,一邊看一邊給女兒說:“今天帶你看了三蘇祠,你回去要背十首蘇東坡的詩哦。

這句話聽得我心頭一顫,我老人家讀宋史也九年多了,關於蘇東坡的事情也瞭解一些,但是假如你現在冷不丁要我背十首蘇東坡的詩詞出來,坦白地說,我完不成。

而且我覺得很有可能,這個七八歲的小女孩也完不成。

當然,最大的可能性是,這位母親自己也完不成——我承認我是瞎猜的,因爲我覺得,要是這位母親足夠了解蘇東坡的作品的話,她可能不會讓七八歲的女兒去完成這個任務,因爲蘇東坡的詞作更有名一些,單說詩的話,可能都湊不出大家耳熟能詳的十首。

我當時出於禮貌,沒有敢細看這個小女孩的表情,但是我久久沒有聽見小女孩的回答,感覺她也不是很有把握、很有興趣的樣子。

我能理解這孩子的心情,我要是這個孩子,我也沒啥興趣,國慶假期好不容易開開心心出來玩一次,結果還被自己的家庭佈置了家庭作業,擱誰心裏都不開心。

02

我其實也能理解這位家長的心態,無非就是“老孃花了時間花了錢,你就一定得學會點兒什麼”,然後就是把好好的一次旅行,當成了一次帶着作業任務的課外補習班。

這種感覺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感受,兄弟我當年曾經當過一段時間的娛樂記者,有時候院線要組織我們提前看片,看完了就給電影寫吹捧的稿子,慫恿大家去電影院貢獻票房。

那時候的諾基亞手機沒有“記事本”這個功能,我們看電影的時候只能拿着採訪本邊看邊記,電影裏面有什麼精彩臺詞,某某大明星演技炸裂,什麼特效讓人身臨其境,某個鏡頭讓人笑成智障……

這種帶着任務去看電影的經歷,實在是不美好,因爲全程你的注意力都在“完成寫稿任務,並且老子要乾死其他媒體的同行”這件事情上,一次美好的觀影體驗就變成了刺刀見紅的肉搏戰,滿腦子都在想回報社以後稿子怎麼寫,斜着眼睛看着其他報社的同行什麼時候在本子上記錄,暗中揣測他會寫哪個細節。

簡直是緊張到毫無尿點。

有比這個場景更讓人崩潰的觀影嗎?有的,就是看到一大半的時候來告訴你,要回去寫個稿子。

你就得一邊回想此前一個多小時發生的事情,一邊琢磨剩下來的大半個小時的事情,這種結果往往是兩件事都幹不好。

嗯,三蘇祠的這個小女孩,估計也就是這樣的心情了。

03

有些人我感覺是有點**變態**神奇的,就是他們要求任何事情都要有教育意義

打遊戲要有教育意義,要在遊戲裏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和傳統文化,要在裏面鑽研中華傳統建築藝術和雕刻藝術,要學習遊戲主角大無畏的鬥爭精神;

看直播要有教育意義,要在主播的喋喋不休裏面學習到全新的排比句的用法,以及世界上存在的八大邪惡組織,其中包括害慘了宋明兩大王朝的“江南財閥”;

刷視頻要有教育意義,要在裏面學習全學科的知識,把自己培養成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全面型人才,得知道地球是平的,古埃及是假的;

就連抽菸都要有教育意義,別人給你遞煙的時候如果拿出兩支菸,你要什麼“雙龍出海拿內側那根菸”,否則就是不懂規矩。我就不明白了,明明對面就一個人,你非要給人散兩支菸,你既不是跟人玩抽生死籤,又不是天地會要對暗號,你只拿一根菸出來是要死嗎?

當然,他們中的有些人也覺得這種學習量太大,自己完成不了,所以就逼着自己的孩子去完成。

就像當年我能進大學操場跑步的年代,經常會在中考之前看着一批孩子跟着教練突擊體育考試的項目,然後孩子的家長就站在旁邊等待。

我最不能接受的是,一些大腹便便的家長站在場邊指導自己的孩子“你跑起來啊,大腿抬起來,用力擺臂”,我心說:“你自己怎麼不下跑道試試呢?給孩子打個樣啊。”

這麼有意義的事情,你自己都不參與,憑什麼讓自己的孩子去參與呢?

04

我們這種學師範的人,都很熟悉四個字,寓教於樂。

但是我覺得,現在很多人已經把這四個字搞反了,我認爲它原本的意思,應該是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使用比較輕鬆愉悅的教學手段來達到教學效果”,但是現在很多人都覺得這四個字的意思是“在玩耍過程中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以達到教學效果”。

前一種意思是“輕鬆教育”,後一種意思是“隨時教育”,如果學生的學習也算是一種工作的話,這種工作強度跟老闆二十四小時給你發微信詢問工作進度有什麼區別?

別說打工人了,牛馬也扛不住這樣的折騰啊。

就像我昨天看到的那位七八歲的小女孩,哪怕她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高手、具備王安石那種“一過目終身不忘”的本領,我也覺得她這樣的年紀不應該承受那麼大的存儲量,家長這種隨時隨地都要孩子學習、都要有教育意義、都不願意放鬆那根弦的壓迫感,不是小孩子應該承受的東西,也不是他們能夠承受得了的東西。

更可怕的是,很多家長因爲自己當年沒有能夠完成這樣的任務,一直都不覺得是普通人類的能力問題,而是認爲這是態度問題,所以用加倍的嚴格來要求孩子實現自己當年沒能實現的願望、把孩子當成彌補自己遺憾的另一個備份。

打個可能有點不太禮貌的比方,老皇帝駕崩之前給太子交待事項的遺詔,恐怕也就是這個精神了。

05

在當今的教育環境和就業環境裏,道理其實我都懂。這就是我覺得很矛盾和無奈的地方,因爲這樣無休止地逼迫孩子受教育,並不是一件科學和人道的事情。

古人尚且知道一張一弛,但是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直不停地加碼加碼加碼。

雖然很多人都明白,再好的弓一直繃,總有繃斷的那一天,但是這麼做的人都有一個僥倖心理:“也許還沒到極限呢?”

你要是逼近孩子的紅線了,那就讓孩子再把紅線往上調一調嘛。

社會逼成年人內卷,成年人逼自己的孩子內卷,最終這個巨大的壓力分攤到了未成年人的身上,希望他們用稚嫩的肩膀爲自己家族的未來撐起一片天,成年人自己都撐不住的壓力,要讓孩子來撐,這世界上哪有這種道理。

帶孩子看個電影,要他寫觀影日記;帶孩子看個博物館,要他寫遊學心得;帶孩子看個自然風光,也要讓他寫一篇小石潭記。

一生都在追求教育意義的家長,其實一生都在折磨孩子,折磨自己。

希望他們能明白一個道理: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有教育意義的,人也並不是隨時隨地都需要被教育的。

讓孩子好好玩一次,真的,別說孩子了,我這種快五十歲的成年人,也會一邊看蘇東坡的書法,一邊瞅池子裏的紅鯉魚的。

file

file


相關內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