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沒啥可怕,高抬貴手放過他們吧!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我們新開啟了更專業的知史明智PRO版本(免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https://pro.histfacts.com/,如果對您有幫助請收藏並幫忙推薦,謝謝!


file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身邊那羣孫子對一切都仇恨滿滿,眼睛看向你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的打量你的要害和軟肋,整天想的都是怎麼算計你,那每一天其實都是“萬聖節”!

image

最近這兩天看到不少關於“萬聖節”被明令禁止,cosplay者被帶走的視頻。甚至連有Cos裝束在街頭行走都不行。學生還被要求不參加“非官方活動”。當然,隨之而來的又是關於禁過“洋節”的陳詞濫調。不由得想問一句,還TMD有完沒完了!

這一波次的整治萬聖節的活動首推魔都。10月26日晚,中山公園在官方微信公衆號上發佈公告,表示公園將自週日下午兩點起閉園,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10月27日下午,上海錦江樂園也在官方帳號表示“不接待變裝遊客”。連一些商家在“小葒書”上發佈的相關活動策劃也導致賬號失蹤。很多魔都高校學生收到通知稱,“近期社會大大小小的聚衆活動請減少參加,甚至不參與一些不明確具體主辦方的非官方活動,若因此類活動聚集被扣或通報學校的一律按學校校紀校規嚴格處理。”

在萬聖節連一隻“可愛鬼”沒有見到,這才真的是見鬼了!

網絡上的聲音也如出一轍。只不過,這次截擊萬聖節並沒有像對聖誕節那樣,從基督教和八國聯軍入手。估計是想把彈藥留到十二月份再用。再或者,是噴子手們的知識儲備欠缺,對萬聖節實在缺乏瞭解。要說到萬聖節,其實還真的和基督教有那麼一點聯繫。萬聖節(Halloween)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凱爾特人(Celtic)的節日薩溫節(Samhain)。凱爾特人認爲夏季的結束和冬季的時節,是人間和靈界之間的界限最爲薄弱的時刻。亡靈會在這時返回人間。因此,人們會點燃篝火、穿上奇異的服裝帶上面具,以驅趕幽靈保護自己免受惡靈的傷害。這一點和中國的傳統鬼節非常相似。

隨着基督教的傳播,11月1日被定爲“諸聖節”(All Saints’ Day),以紀念所有聖徒和殉道者。10月31日則成爲“萬聖節前夜”(All Hallows’ Eve),即Halloween。算是舊壺裝新酒。真正讓萬聖節得以廣泛傳播,始自20世紀初的北美。孩子們會在萬聖節穿上各類奇裝異服挨家挨戶討要糖果。這就是今天看到的萬聖節和“不給糖就搗蛋”(Trick or Treat)習俗的由來。如今,萬聖節早已經跨越宗教,成爲全世界廣受歡迎的節日。但有趣的是,在任何一個國家,萬聖節都沒有成爲官方節日。所以說,萬聖節是一個標準的不帶政治色彩的平民節日!也是一些地方的人少有的可以釋放壓力,透一口氣,傾訴一下內心的時刻!萬聖節並不是在鼓勵“搗亂”,而是體現一種包容,一種鏈接彼此的人文關懷。

此刻我想起安徒生最著名的一個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故事講的是在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位衣衫襤褸的可憐的小女孩,赤腳走在街上賣火柴。這一整天,沒有賣掉一根火柴。她又冷又餓,但他不敢回家。因爲她的父親會因爲沒有賣掉火柴而毆打她。溫暖的燈光從窗戶裏透出來,街上飄來烤鵝的香味,這是大年夜。小女孩的雙手幾乎凍僵了。她終於忍不住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小女孩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火爐裝着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麼舒服啊!唉,這是怎麼回事呢?她剛把腳伸出去,想讓腳也暖和一下,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坐在那兒,手裏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她趕忙又擦燃了一根。在一根又一根的火柴帶來的短暫溫暖中,她看到了向自己走來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以及唯一愛自己的奶奶。她趕緊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在火柴發出的強烈的光中,奶奶把小女孩摟在懷裏。她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牆角,兩腮通紅,嘴上帶着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新年的太陽昇起來了,照在她小小的屍體上。小女孩坐在那兒,手裏還捏着一把燒過了的火柴梗。

“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人們說。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image

我小時候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只是懵懵懂懂的感覺小女孩很可憐。但是在多年以後再去讀的時候,每一次都會有難以抑制的心痛。安徒生的童話,從來就不是寫給孩子看的。但作爲著名的童話作家,安徒生筆下的故事雖然常令人潸然淚下,但依然充滿美好和對光明的嚮往。

如果我們換種更現實的方式講述這個故事,可能會讓故事的結局更加殘酷。當那個又窮又累又冷又餓的小女孩透過窗戶,貪婪的望向桌上的烤鵝的時候,一隻大手嘩啦一聲拉上窗簾。連一絲溫暖的燈光都不會漏出。當小女孩劃燃火柴,在微弱的火光中想象那些美好的場景的時候,被突然出現的野蠻之手奪走火柴,然後被一隻皮靴狠狠的踏熄。一個聲音在嘲笑她,奶奶永遠不會來接她,她們也永遠到不了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小女孩最後的希望被無情的澆滅。她不但自己沒有幸福,就連透過窗戶憧憬一下別人的幸福生活的權利都被剝奪,僅僅是因爲她劃燃了一根火柴。這樣的故事結局,會有多麼的殘忍,多麼的荒唐,卻又是多麼的現實!

我非常理解和同情那些在萬聖節之前就跑到街上的Cos。這可能是他們盼了一整年的唯一的一次傾訴自己內心的機會。如果他們沒有違反法律,沒有違反道德良俗,沒有傷害到別人,僅僅是表達甚至是嘲笑一下自我,有那麼可怕嗎?不要害怕鬼。這世上,人如果惡起來比鬼還可怕!

無論是肢體還是頭腦。不能在釋放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就只會在壓抑和束縛中變得畸形。我們看到,當塔利班重新獲得阿富汗的執政權後,阿富汗婦女在公共場合必須穿戴覆蓋全身的布卡(burqa)。音樂被禁止。女性不能讀書,甚至被剝奪在公開場合說話的權利。當我們對這些所謂教法感到十分荒謬的時候,卻忘記了在滿清治下,中國的女性也曾經有過“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日子。被強迫裹小腳曾經是被上流社會津津樂道的文化傳統。那一切,距離今天才不過是一百多年而已。而就在那個以裹腳爲榮的年代,安徒生用他充滿人文關懷的筆寫下了《賣火柴的小女孩》!

image

我在去年的萬聖節文章裏寫過:他們扮的是“鬼”,但他們只想活得像人!與西方國家的萬聖節相比,中國的年輕人只想劃燃手中的火柴嘲弄一下自我,短暫的超脫一下現實。所以,在去年萬聖節的上海,我們看到了“哪裏貴了”的“李佳琦”,喊着“十八塊八!上鍊接”的“向太”。手捧韭菜的“股票虧損哥”,滿臉憔悴印堂發黑的“乙方”……以及不可言說的被刪掉的集體記憶。無論是變裝者還是觀衆,大家都在努力的打破冷漠,努力製造一點人文氣息。在這一刻,人與人之間放下戾氣,選擇包容。第二天早上,“可愛鬼”們又會變回搬磚的張三、牛馬的李四。難道連這麼一點點小樂子也不可以嗎?哪怕是在清朝,依然也有“上元節”這樣的日子供人們短暫的釋放歡樂。女性可以不必考慮封建禮教的禁忌走上街頭。一向以開放、包容著稱的大上海,何必跟萬聖節過不去。其實萬聖節對於很多人們來說,只是一點點對視後發自內心的笑聲。可是爲什麼,連笑聲都變成了最可怕的東西?笑,難道不是我們生來就有的權利嗎?

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裏。題圖和文中的一張插圖是我用ChatGPT繪製的。創作標題爲“在萬聖節裏賣火柴的小女孩”。應該感謝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能帶來如此多驚喜。我希望文字可以化作一根根火柴。雖然不足以照亮整個天空,但足以證明光的存在。我知道這樣的文章會讓一部分人感覺不快。然而事實上,如果萬聖節能夠起到讓社會減壓,釋放情緒的作用,在沒有違法和違背道德的前提下,過一過又有何妨?!假如有一天,你發現自己身邊那羣孫子對一切都仇恨滿滿,眼睛看向你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的打量你的要害和軟肋,整天想的都是怎麼算計你,那每一天其實都是“萬聖節”!


相關內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