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正在摧毀中國人的形象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我們新開啟了更專業的知史明智PRO版本(免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https://pro.histfacts.com/,如果對您有幫助請收藏並幫忙推薦,謝謝!
前不久,有個幾百萬粉絲的博主發佈了一則視頻,講述他在尼泊爾偶遇了一位日本遊客,因爲對方不懂中文,他就一邊假裝友好交流,一邊不斷用中文罵對方“小日本鬼子”。對此,他還顯得很得意,稱之爲“中國人血脈覺醒了”。
這類奶頭樂視頻在國內一向很受歡迎,很多人都誇他罵得好、解氣,甚至認爲他是一個勇敢的中國人。
說實話,我不理解這種只敢用對方聽不懂的語言罵上幾句、逞一時口舌之快的行爲跟“勇敢”二字有什麼關係,看起來倒更像是投機主義的懦夫。
要我看,真男人就應該直接開噴,就算不知道“日本鬼子”用英語、日語怎麼說,國際通用語言“法克魷”總會吧?而且,這怎麼看都像是阿Q最擅長的精神勝利法啊,合着在這些人眼裏,中國人幾百年來就覺醒了個這?
當然,也有人覺得這位博主只是在譁衆取寵,充其量就是個小丑而已,無視就好。但問題其實遠沒有想的這麼簡單,他們的行爲實際上正在損害中國人的整體形象。
就在這件事發生後不久,泰國又出了另一件事——幾位中國遊客竟然堂而皇之地在景區內用彈弓打鳥。此事經當地多家媒體報道後引發了很多泰國人的反感,他們認爲,大部分中國人素質非常差,去哪毀哪,而且不尊重其他國家的規矩,把國內的壞習慣全都帶到了國外。
有一說一,這樣的觀點很明顯是以偏概全了。個人行爲無法代表整個族羣,這不僅是一個最基本的常識,也是一條十分重要的原則,它可以幫助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避免滑入到種族歧視與仇恨中。
但在現實裏,除了社會學研究,在其他大部分場景下,人們往往並不以此爲生活指導,反而常常會因爲認知偏差,傾向於將小部分人的言行放大到整個羣體。在這一點上,中國人恐怕是最能感同身受的,畢竟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很難找到一個沒受過地域歧視的省份。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個人行爲是無法脫離其所在羣體而獨立被他人評價的,也就是說,個人行爲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個羣體的外部形象。哪怕主動切割,也無法徹底逃離其所產生的種種負面影響。
猶太人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在中世紀的歐洲,因爲宗教信仰以及職業限制,猶太商人往往只能從事被基督教徒視爲“有罪”的貸款業。而正是由於少部分猶太人進入了放貸這個在當時充滿了剝削性質的行業,導致整個猶太族羣都被貼上了貪婪、斂財的負面標籤,遭受了長達幾個世紀的排斥與迫害。
對於現在的中國人而言,或許不會再因爲身份而面臨經濟活動、人身安全方面的威脅,但個體的不理智行爲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卻仍波及着那些無辜的同胞。
當你在國外看到某些標語上用中文寫着“不要亂扔垃圾”“不要踩踏草坪”“不要橫穿馬路”時,我想你很難無動於衷,你可能會憤怒,會羞愧,會暗罵那些人素質低下的中國人,但除此之外,你毫無辦法。
從本質上來說,這些標語依然是種族歧視的表現,因爲它在無形中根據”素質“給人劃分了等級,並將這一等級通過中文映射到了所有中文母語者身上。
這或許不至於讓人遭受什麼殘酷對待,但卻會帶來巨大的社交壓力,可能是厭惡,是辱罵,甚至人身攻擊。這也是爲什麼有的人在被問到來自哪裏時,他們會說韓國、日本,而不是坦然承認來自中國。
不過通常情況下,張貼這些標語也的確是無奈之舉,因爲在此之前,可能已經不止一箇中國人亂扔過垃圾、踩踏過草坪、橫穿過馬路了。
談到歧視的話題,很多人恐怕已經握緊拳頭、咬緊牙關了,畢竟這很容易讓人聯想起19到20世紀的歷史。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對中國人的歧視已經跟前者大不相同了。
彼時的歧視,是因爲人種優越論、殖民心態、宗教以及利益衝突等原因所導致,本質上是基於種族的,因此,亞洲人無一倖免。
進入21世紀之後,隨着平權運動的進一步發展以及讓中國人深惡痛絕的“政治正確”在西方的蔓延,基於種族的歧視已經越來越少了,更多的是基本行爲本身所衍生出的歧視,可以理解爲是對“反文明”的厭惡。這些行爲小到薅廁所紙巾、隨地大小便,大到向嬰兒潑灑熱咖啡、罷工時充當工賊。
這也就是爲什麼同處亞洲,日本人、韓國人卻要比中國人在世界上更受歡迎。沒錯,就是那些被我們鄙視、仇恨、瞧不起的“日本鬼子”和“高麗棒子”。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破解了中國人慣有的迷思,認爲被人歧視是因爲國家不夠強大,只要實力夠強、拳頭夠硬,就沒有人再敢歧視我們了。
然而世界從來都不是按這種粗暴的邏輯運行的,凡事都訴諸拳頭,往往只會讓人懼怕,被人厭惡。我想誰都不願意跟一個整天只知道炫耀武力、喊打喊殺的人成爲朋友吧?
更何況,中國人的整體形象已經不能稱之爲很好了,別說比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就是跟過去的自己相比,都已經大不如前了。
這倒是多虧了那些出門在外的“勇敢”的中國人以及在國內爲他們助威吶喊的同胞了。
相關內容
- 有些人在用最丟臉的方法,幫我們“出名”!
- 北大哲學教授吳飛:我從美國回來後,發現北大變得我不認得了
- 經濟復甦仍需要強力政策,建議直接發錢
- 科普祖國、國家、政府有點難啊……
- 日本成爲中國遊客國慶期間海外旅行的首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