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二十大爲何兩次被辱?

胡錦濤的軟弱,懦弱,虛弱,導致他在中共二十大上當衆受辱:習近平在報告中用大段篇幅對胡錦濤時代的內政外交進行全面聲討,大會閉幕式上,又將他半強迫地扶下臺。不僅是習近平羞辱他,而且是這個中共中央在集體羞辱他、這個黨在羞辱他

為了便於閱讀,本網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意的情況下做了適當修改!同時聲明,此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本網站僅作為展現,以便讀者全面了解歷史真相!


  胡錦濤的軟弱,懦弱,虛弱,導致他在中共二十大上當衆受辱:習近平在報告中用大段篇幅對胡錦濤時代的內政外交進行全面聲討,大會閉幕式上,又將他半強迫地扶下臺。不僅是習近平羞辱他,而且是這個中共中央在集體羞辱他、這個黨在羞辱他


  老高按:2024年4月27日,美國之音《縱深視角》節目播出了主持人陳小平博士對我長達一個半小時的長篇採訪《專訪高伐林:胡錦濤二十大爲何兩次被辱?》。到前天8月27日正是四個月整,總瀏覽量達131萬多人次。直到目前,還保持每天增長近兩千人次,讓我不禁有點意外:沒想到,國內與海外觀衆都如此持續關注這位11年前“裸退”的總書記!

Hu01.jpg

  我說“國內與海外觀衆”,因爲我判斷其中有相當比例的是中國大陸觀衆——證據就是,在美國已經進入深夜之際,這個視頻瀏覽量的增長速度並未減慢。而我知道,地球另一側,除了日本、韓國、臺灣、香港和東南亞,還有中國大陸啊;另一個旁證是,在美國之音播出的第二天,我就接連收到中國大陸同窗和朋友的好幾則來信,對這一節目內容、我的表述乃至我的“形象”品頭評足,褒貶不一,讓我喫驚不小!
  截至8月27日,在YouTube上給這次節目點贊者爲3千6百餘,跟帖評論813,其中不乏頗有見地的點評,批評我,或者闡發更多感慨。有位去年年底認識的紐約朋友,6月來信說:“聽了兩遍您所作胡錦濤的訪談,深以爲是所有對胡評論中最貼切並有深度的一篇,建議整理成文,有保留價值。”
  這個鼓勵,促使我整理出讀者現在看到的專訪文字版。心中懊悔,沒有早點掌握AI的有關技能——據說AI將錄音轉成文字,不費吹灰之力,幾秒鐘就得。時至今日我總算整理出來了,因爲比較長,分上下兩篇放上“老高的博客”,小標題爲我所加。
  陳小平博士最早是什麼時候向我建議做這個節目?我已經記不太清楚,好像是今年元月?他與我先後通過幾個電話和郵件,商量過大體內容和粗略的脈絡。後來定在2月下旬的一天訪談並錄製。正式錄製的過程中,並沒有非常清晰的線索,帶有“腳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的漫談色彩。錄製之後,他們配上字幕和有關視頻、圖片,並略作刪節。
  在節目播出之後,我繼續讀書和思考,又有若干新認識,可惜沒有及早想到,無法在這篇採訪中表達。
  YouTube上這次專訪鏈接:


  


  美國之音用字幕形式刊出對我的簡介:
  高伐林
  歷史媒體工作者,獨立作家
  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
  胡錦濤主政共青團期間任職團中央宣傳部
  主持或參與編輯多部歷史著作、歷史刊物
  著有《歷史塵埃》等


  VOA對這次節目的簡要介紹——
  中共二十大上,中共前總書記胡錦濤被架離主席臺的一幕震驚世界。《金融時報》最新解讀爲這是一場羞辱。歷史媒體工作者高伐林先生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說,其實胡錦濤在中共二十大被習近平公開羞辱了兩回,在被架離會場之前,習近平的工作報告就全面否定了胡錦濤10年的政績。胡錦濤衆目睽睽之下被帶離會場,也是整個中共中央在羞辱他。在評價自己在團中央工作時的頂頭上司胡錦濤的政績時,高伐林先生提出了胡錦濤“雄心拋物線”的新說法。他認爲胡錦濤上任之初確實有所作爲,他的施政雄心在2008年北京奧運時達到巔峯,但自習近平進入了他的班子後,他明白自己已經難以再有所作爲。高伐林說,胡錦濤的個性決定了他的最終政治命運和政治成果。

  (以下爲專訪的文字整理稿)

  胡錦濤在二十大上被兩次當衆羞辱

  陳小平(以下簡稱陳):高伐林先生您好。
  高伐林(以下簡稱高):陳小平先生您好,各位觀衆好。
  陳:我把您請來,有幾個考慮,第一個,我最近做了幾個專訪,嘉賓不約而同提到了胡錦濤。香港的高敬文教授提到進攻性民族主義是從胡時代出現的;劉軍寧談到是胡錦濤時期終止了中國的改革,雖然沒有明確宣佈;這些嘉賓不約而同,在內政外交等問題上提出了胡錦濤所起的作用。此外還有兩個消息:《金融時報》今年2月一篇文章,解密20大胡錦濤被架出會場事件,用了“羞辱”這個詞;胡錦濤的兒子今年年初被提升爲副部長,媒體報道時,說是“返京陪伴老父”,讓我覺得,是不是胡錦濤健康堪憂?種種這些因素,讓我想到,找你來聊一聊胡錦濤——我認爲,您在海外學者中是最瞭解胡錦濤的,所以打擾你,請給我們的觀衆講一講。
  高:“海外最瞭解胡錦濤的”,這個說不上,但是確實對胡有一定的瞭解。
  你剛纔說到了好幾方面的信息,我們都會陸續說到,但是我想先講20大被架出這件事的看法。根據目前瞭解到的情況,《金融時報》的解釋是相對靠譜的——是否完全符合實際,恐怕還有待更多的材料來揭開內幕。但我要說一句,胡在20大閉幕式上被架走,這個悲劇可以說是他自釀苦酒。

Hu03.jpg

  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有一段話,很值得注意,我想先提出來:習近平接續大位十年之後,2022年,在二十大報告中有一大段話,是批評“十年前”——也就是2012年,那就是胡錦濤執政結束時代“一系列長期積累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是很大一段,因爲時間關係,我就不全唸了。習近平說:

  十年前,我們面對的形勢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取得顯著成效,爲我們繼續前進奠定了堅實基礎、創造了良好條件、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一系列長期積累及新出現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黨內存在不少對堅持黨的領導認識模糊、行動乏力問題,存在不少落實黨的領導弱化、虛化、淡化問題,有些黨員、幹部政治信仰發生動搖,一些地方和部門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屢禁不止,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較爲嚴重,一些貪腐問題觸目驚心;經濟結構性體制性矛盾突出,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爲繼,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和利益固化藩籬日益顯現;一些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信不足,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等問題嚴重存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不時出現,網絡輿論亂象叢生,嚴重影響人們思想和社會輿論環境;民生保障存在不少薄弱環節;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環境污染等問題突出;維護國家安全制度不完善、應對各種重大風險能力不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存在不少短板弱項;香港、澳門落實“一國兩制”的體制機制不健全;國家安全受到嚴峻挑戰,等等。當時,黨內和社會上不少人對黨和國家前途憂心忡忡。……


title: 未來最賺錢的 5 大趨勢 subtitle: date: 2024-09-02T09:50:38 slug: 12334444 author: name: 智本社 link: email: avatar: description: 本篇文章探討了在經濟增速下行、老齡化背景下,日本本土市場的變化與逆勢崛起的消費類企業,提供商業機會的參考。 keywords: [ “日本企業”, “消費心理”, “經濟衰退”, “老齡化”, “大眾消費”, “服務業”, “國產替代”, “健康消費”, “市場變化”, “商業機會”, ] license: comment: true weight: 0 tags: [“經濟衰退”, “中國經濟”, “中國現狀”] categories:

  • 好文推薦 hiddenFromHomePage: false hiddenFromSearch: false hiddenFromRss: false hiddenFromRelated: false summary: resources:
  • name: featured-image src:
  • name: featured-image-preview src: toc: true math: false lightgallery: false password: message: repost: enable: false url:

對不起我念得比較長,這簡直就是對胡錦濤執政的全面聲討狀(陳:感覺是這樣。)——全面否定前朝,才能凸顯習近平的"新時代"。其實咱們都知道,習近平否定的這個時代,他自己也有份——他 2007 年之後,是政治局常委和書記處排名第一的書記。
  陳:照你這麼說,胡錦濤在二十大上是受到了雙倍的羞辱:實際上習近平在報告中,對胡錦濤時代的內政外交做了全面的批判。
  高:報告是習在二十大一召開的時候所做的。胡錦濤哪怕會前沒有參加對報告徵求意見稿的討論、事先對報告的內容一無所知,但他參加了開幕式,聽到了習近平做報告。他已經知道這個報告對前朝、也就是他主政時期的全面否定。
  剛才我們念的這一段開頭,習近平對胡錦濤執政有些抽象的肯定文字,但緊接著就是全面聲討了。何況胡錦濤已經經歷過"習近平時代"的十年,從 2012 年交班到 2022 年二十大,看到了習近平十年所推行的政策,看到了自己培養的幹部的遭遇和下場,無論是令計畫、李源潮,還是李克強、汪洋、胡春華……應該知道習近平是什麼樣的人,自己就不應該去出席二十大閉幕式,最後一次為習近平月臺、背書——若不去,理由是現成的:身體不好。沒有必要用出席來刷自己的存在感嘛!
  歸根結底,還是他的軟弱,懦弱,虛弱,最後當眾受辱!我說的"受辱"不是指身體不適卻想堅持開會被半強迫地"扶走",而是被扶走時眾人的嘴臉:習近平、李克強帶答不理;其他那些他提拔起來的、他關懷過的人,要麼裝聾作啞,要麼喜笑顏開。不僅是習近平羞辱他,而且是這個中共中央在集體羞辱他,說得更嚴重一點,是這個黨在羞辱他。
  ——因為你提到《金融時報》的報導所說的"羞辱",我想把這一點先提出來。
  陳:你這個看法,比外界看到的要嚴厲多了:不僅是習近平在羞辱他,而且是這個黨在羞辱他;不僅是臺上將他架走羞辱他,而且是在報告中羞辱他。我想問一個小問題:他有選擇嗎?他可以不去嗎?
  高:我剛說了呀,他有很現成的理由呀:我身體不好。我們這幾年都看到了,他的身體確實不好。80 歲的耄耋老人,顯然身體衰弱得很厲害了。國慶 70 周年在天安門城樓上,他看起來比江澤民還顯得衰老。

沒有"歷史性作為",卻推動"歷史性巨變"

高:胡錦濤執政十年,他是弱主。不是惡人,不是強人,也不是偉人。中共前政治局委員、副總理田紀雲說:胡是"明白人"。——是不是"明白人"?這要看如何給"明白人"下定義。明代思想家李贄自題聯語:“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在我看來,胡在一般事務上非常明白,但在"大事"上是明白還是糊塗?很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來做一番辨析。
  陳:你還有一個優勢:你在團中央工作過,那時胡錦濤也在團中央,可以說你是看著胡錦濤從你身邊一步一步走上去的,一直走到今天。是不是胡錦濤民間、官方兩不討好?我們今天的討論,要把鏡頭儘量拉得遠一點。為了今天的節目,我也看了一些資料,我有一個感覺,他執政的十年,學者們都認為是中國社會極為活躍、發生巨大變化的 10 年,大家對胡錦濤的期待是比較高的,如果這種期待沒有落實,也就會導致對胡的評價比較低。要問你一個問題,BBC 有一個點評:胡錦濤執政的十年,是中國變化巨大的"歷史性時刻",但是胡錦濤卻沒有令人矚目的"歷史性作為",這個評價你怎麼看?
  高:這個說法,我基本同意。
  那個十年確實如你所說,是中國極為活躍、變化巨大的十年,作為領導人的胡錦濤,卻不像毛澤東、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和江澤民——他們都有明顯的執政標識,留下政治遺產,胡錦濤沒有。我剛才說,胡軟弱、懦弱、虛弱。他很少提政治體制改革,不鼓勵基層選舉從鄉村向上推進,也沒有在法治、軍隊及政府體制上有任何大膽舉措。相反,2004 年 9 月 15 日新華網報導,胡錦濤在首都各界紀念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 50 周年大會上說,歷史證明,在中國照搬西方政治體制的模式是一條走不通的路;中國目前實行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
  對胡錦濤,兩極評價,似乎都有充分的依據。有人說他好——官方就不用說了,海內外民間各界對他歌功頌德的,上百萬字都有。這些文章也不能說全都是捏造、是"給他臉上貼金",像路透社列舉胡溫十年的成績單,有不少內容是正面肯定的;負面的,海外就更多,像劉曉波、餘傑等人都寫過長文,甚至成書——《河蟹大帝胡錦濤》,副標題就是:“他讓中國失去了十年”。
  胡錦濤下臺 11 年之後來評價,有了更長時段的參照系來衡量,不論正面還是負面的都更凸顯出來。我想列舉一下。
  陳:你可以列,但我看到法國教授張倫也提到對胡錦濤的政績的這些宣揚,他認為這都是雕蟲小技、花拳繡腿、修修補補,他說中國面臨的是制度和發展模式的根本性改變,他說胡錦濤在這些方面無所作為。我們在討論中能否區別一下雕蟲小技和制度、發展模式改變的作為?
  高:從十年的結局上看,說胡錦濤在發展模式的根本性改變上"無所作為",我同意;但是我們從過程上看,考察胡錦濤的性格和他從小所受的教育、他的知識結構,他不太願意做出震動很大的戲劇性轉變,有一句前幾年中國的話,叫"積小勝為大勝",胡錦濤比較多的是想用這種方式。所以我們看到在胡溫保守謹慎的領導下,沒有任何引人矚目的,可稱作歷史性的作為,我們卻不能無視有許多小的改變。
  例如他主政十年,經濟起飛,這有江澤民朱鎔基時代積累下來的基礎,但是應該說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黃金十年,成為在世界經濟上舉足輕重的國家,增強了民族自信,應該說胡錦濤是做出了重要貢獻的。我只能列舉一些比較大的數據,比如,2002 年到 2012 年,中國的經濟規模擴大了近 4 倍;2010 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1 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躍居世界第二位,連續 3 年成為世界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
  十年之中,國庫充盈,外匯儲備高達 3.24 萬億美元;十年間中國經歷了史上最快速的都市化,都市率從 39%成長至 52%,中國城鎮人口在歷史上首次超過農村人口。
   2002 年,中國 GDP 總量只是當時美國的 13%;2012 年時,中國 GDP 是當時美國的 53%。外匯儲備則 2002 年的 2800 億美元猛增至 2012 年的 33000 億美元。
  還有一點值得提出來:2006 年廢除農業稅,減輕農民負擔。有位很有影響的中國媒體人對我說過:對此不能估價過高,農業稅本來並不多,這算不上多大的功勞。2001 年,這是胡錦濤上任的前一年,農業稅為 286 億元,相當於國家稅收總額的 1.87%。我也承認這一點,但是很有象徵意義,幾千年來中國農民幻想"種地不納糧不納稅",這個夢想在胡錦濤時期實現了。
  還有,實行了新農村合作醫療,改善農民處境,減少"因病致貧"。2003 年試點,2006 年鋪開,2008 年,參加人口 8.14 億,91.5%。
  實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低保),也是 2006 年 9 月底開始的,中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達 2227 餘萬人,人均月保障標準為 162 元。到胡錦濤交班的 2013 年,享受農村低保待遇達 5300 餘萬人,月人均保障標準 100 餘元。享受城市低保約 2150 萬人,月人均保障標準 240 餘元。對於緩解中國嚴重的貧富兩極分化,還是有一定作用。
  當然,整體的醫療保險體系仍未完善,報銷數額太少,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未解決。低保體系也只是聊勝於無。
  另外,我們應該都記得,2003 年,取消收容站,廢除了有很大弊端的收容遣送制度。廢除勞教條例。這是因為當時的孫志剛事件引起了民憤,有民間人士的強烈呼籲,有法律界人士的大力促成,全國的民意壓力很大。但胡錦濤順應民意,應該說是有功的。

對言論的嚴控程度遠超前任,開後任的先河

高:胡錦濤時期發生很嚴重的權錢勾結,利益集團日益坐大,這確是事實。但是有人說胡不反腐,習近平時期才開始反腐,這不是事實。胡錦濤 2002 年上任,2003 年就查處 13 名省部級高官,平均每月一名,包括貴州省委書記劉方仁、河北省委書記程維高、雲南省長李嘉廷以及國土資源部部長田鳳山等正省部級官員,死刑一人,死緩兩人,無期徒刑兩人。在他任上,幹掉了兩個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和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但總的來看,說胡錦濤是"心慈手軟"也沒說錯,他和前任、後任,都未能釜底抽薪,大面積的腐敗愈演愈烈。
  胡錦濤時期,少數民族地區治理不成功。2008 年爆發大規模藏區騷亂,反應到北京奧運海外火炬傳遞途中不斷發生藏人抗議;2009 年 3 月以後,有多起西藏僧侶自焚抗議;2009 年新疆也發生大規模暴力騷亂。
  我作為一個知識份子,感受更深切的是:胡錦濤時期限制言論自由,打壓異議人士,越來越厲害,比江澤民時期要厲害得多。
   2008 年"零八憲章"問世,張祖樺和劉曉波都是發起人,張是主要起草人,劉也是起草人之一,並且大量傳播。當局抓了劉和張,據說周永康把抓捕名單拿到政治局常委會,胡錦濤指著張的名字說,“這個我認識”——在胡錦濤擔任團中央第一書記時期,張擔任過團中央常委、國家機關團委書記。後來張被放了,劉被判刑關押,直至在獄中去世,這直接導致 2010 年 10 月,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將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劉曉波。
  當時禁書也非常厲害,鬧出大風波,包括我的作家朋友胡發雲的長篇小說《如焉》,章詒和的回憶文集《往事並不如煙》等,都是在胡錦濤時期被禁的。
  尤其應該指出,與我們今天直接有關的,是胡時期為控制輿論,建立世界上最嚴密的網路審查制度,審查互聯網內容,封鎖伺服器位於境外的所謂"政治敏感類"網站,穀歌、雅虎等公司相繼退出中國。這件事胡錦濤有直接的責任。2007 年 1 月 23 日,胡錦濤在政治局第 38 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掌握網上輿論主導權,提高網上引導水準,講求引導藝術,積極運用新技術,加大正面宣傳力度,形成積極向上的主流輿論"。其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文,要求各級領導選拔"政治素質過硬,網路技術水準高"的人,組成網路評論員隊伍,他們要"能用線民可以接受的方法和語言,積極引導網上輿論"。開始雇傭大量網路評論員(俗稱"五毛黨")來控制輿論導向。
  這引起了強烈譴責。美國媒體從胡執政的第三年開始,將他列入"十大獨裁者"排名欄目。無國界記者指責胡阻止中國出現自由媒體,把他列入"新聞自由掠奪者"名單。2012 年,胡卸任那一年,將其列為囚禁新聞自由捍衛者最多的領導人之一。
  還有一點,不能不提。在海外流亡多年的劉賓雁、許家屯等許多人,多次申請回國,在江澤民時代不獲允許,在胡錦濤時期也同樣被拒絕。不過,讓我們後來感到有點寬慰的是,在他們相繼病逝後,骨灰獲准回國安葬。這算是"仁政"嗎?
  陳:從你談的這些情況看,不能說明胡錦濤是軟弱啊。他上臺之前在西藏的經歷,“軟弱"這個評價,你覺得恰如其分嗎?沒有膽量去勇敢地決策往前走,推動歷史進步;在黨內面臨羞辱,不敢反抗,但對待黨外的,老百姓、知識份子、西藏民眾……他可不軟弱!
  高:軟弱是相對的。我指的更多的是在大事上,因為軟弱,導致了很多該做的沒做。不過就拿你說的這些對付民眾來說,他本來有更嚴厲的措施可供選擇,胡錦濤還是有一定的分寸,這當然有策略上的考慮,但是也有他性格軟弱這個因素。像對西藏問題、對臺灣問題,他不是一味地強硬,就像我們當今這位"一尊"一樣。
  我舉個例子:2003 年,北京授意香港特區政府通過關於國家安全的"二十三條"立法,後來激起很大的風潮。港人群起抗議,爆發了很大規模的"七一大遊行”。胡錦濤他們最終同意香港特區政府妥協,表示"尊重民意",中止立法程式。如果當政的是習近平,就不會這麼處理了!
  陳:看跟誰比了。
  我們來談談政治問題。你剛才說胡錦濤"積小勝為大勝"。那麼他有什麼小勝呢?

2005 年為什麼被有些企業家稱為"開創歷史的一年"

高:政治問題與經濟問題有時候很難分開,有些事看起來是經濟問題,但在中國這麼一個政治掛帥、國家安全掛帥的國度,經濟問題、文化問題,也牽涉到政治。
   2005 年,被有些企業家稱為"開創歷史的一年",為什麼這麼說?政府發佈《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36 條”,是中共建國 56 年後第一部支持非公經濟的檔。在放開市場准入方面重大突破,明確了"非禁即入"原則。
   2010 年 5 月,還是在胡錦濤執政期間(這裏我口誤為"習近平執政"時期),又頒發《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俗稱"新 36 條"。把拆除"玻璃門"“彈簧門"作為重點。由於種種原因,相當多政策停留在書面上,沒有真正落實到位。
  歷史轉了一個大圈,到習近平年代,照著國進民退的路子走,經濟情況越來越糟糕,所以在 2023 年 7 月 14 日,又重新提出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這就是一個大輪回。
  這些或許能體現胡錦濤溫家寶他們"積小勝為大勝"的思路吧?
  陳:我看到一個對他的批評,恰恰就是關於他經濟治理方面。傳統基金會亞洲問題學者史劍道評價說:中國經濟發展方向出現了決定性的轉變,試圖朝大型國營企業方向整合經濟。也就是說,做大國企這個苗頭,是從胡錦濤時期開始的。你怎麼看這另外一種評價?
  高:這方面我沒有看到充分的資料,缺乏深入的思考,我相信史劍道的說法有一定的依據。胡錦濤當時面臨的處境,就是江澤民時代全民經商全民下海、國有企業職工大批下崗,他們產生一定的危機感,傳遞到胡錦濤時期,對國有企業的政策不得不有所考慮。剛才我舉的例子,是在私營經濟、非公有企業有這樣的舉措,在國有企業方面是否有強烈的舉措,很抱歉,我不能馬上回答您這個問題,要隨後再瞭解、研究一下。
  (事後我查了一下,VOA 在 2013 年 3 月 16 日的報導《胡溫時代告終 輝煌十年與內憂外患》中,採訪史劍道時他說了這番話。原話是:
  史劍道:“他們試圖朝大型國有企業的方向整合經濟,結果出現了這麽多問題:污染、經濟失衡、收入不平等。……我們不能公平地說胡溫兩人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但是我們知道他們上臺後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出現了決定性轉變,可能是因為他們做了什麽,或者是因為他們未能阻止這種變化。他們並不需要像鄧小平、趙紫陽或朱鎔基那樣推行艱難的改革,他們只需要維持經濟發展的軌道,可是經濟發展的軌道偏向了國有企業,這是他們的政治遺產。”
  我體會史劍道的意思是,並不是說胡錦濤溫家寶做出了向國有企業轉向的決定,但是他們試圖"維持經濟發展的軌道,可是經濟發展的軌道偏向了國有企業”。——老高注)

陳:你談到政治與經濟問題很難分開,我們就針對具體問題來討論。原來在布魯金斯學會、現在去港大當教授的李成先生說,胡錦濤時期的腐敗到了怵目驚心的地步,政府每年要撥出超過國防開支的經費,來維護社會穩定。也就是說,在胡錦濤時期,“維穩"兩字幾乎成了一切問題的緊箍咒。你怎麼看?
  高:李成先生這個評價很有道理。不過我們還應該看到這有一個發展過程。請允許我來捋一下胡錦濤施政思路的演變。

胡錦濤一年一個口號,微妙透露施政思路的演變

高:胡錦濤上任開局,2002 年年末到 2003 年年初,給大家的印象是雄心勃勃,而且,方向正確。我們今天回顧 22 年前,都還覺得,比較振奮吧。(陳:那年廢除收容勞教制度,確確實實讓人們有種"胡溫新政"的感覺。)對!
  胡錦濤時期提出了很多口號,我們就從他提出的口號,來看他的施政思路的演變,看他為什麼會走到維穩。
  胡接任之前,江澤民提出的口號是"三個代表”,後來搞"三講",大家都很煩——所謂"三講",是世紀之交先在黨政領導班子、而後普及到黨員中的黨性黨風教育,宣導"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
   2002 年 12 月 5 日,胡在正式上任之後,帶了書記處成員瞻仰革命聖地西柏坡,提出:“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老百姓記不住,簡稱為"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後來胡錦濤更簡明扼要地提出"以人為本"。2003 年 10 月,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以人為本"。與"三講"比起來,似乎調子不那麼高,但是讓人耳目一新。我感覺不錯,與世界文明主流的民主、人權理念比較接近,又連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源和根基;對於江澤民時代全民下海經商、大批職工下崗、地方官"一心向錢看",不失為一種矯正。
  這是他提出來、大家有印象的第一個口號。正是 2003 年,一開年就遇到非典,疫情初期瞞報曝光之後,胡溫當機立斷,撤了衛生部長張文康、北京市長孟學農的職,尤其是後者,當過北京團市委書記,是共青團派的新星,胡錦濤讓人看到了"揮淚斬馬謖"的氣概。剛才你提到廢除了收容、勞教,這是由孫志剛事件引起的,還不止廢除了收容制度、勞教條例這一點,放寬對媒體的嚴控,允許在一定程度上揭露此事的黑暗面,震動很大,讓人們重新燃起了"新聞是不是又可以自由了"這樣一個微弱希望。加上那一年還發生了中國發射載人航天器神舟五號,這一系列事情讓中國的民氣振奮,讓人們感到,這個"以人為本"果然氣象不同!
  第二個口號,是"科學發展觀"。2003 年 7 月 28 日,胡錦濤在一次講話中提出,在 2007 年十七大上寫入黨章,列為他的一個主要施政目標。2018 年 3 月 11 日——這已經是習近平時代了——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12 年中共十八大上,列為中共指導思想之一,也就是中共給胡錦濤額頭上貼的最主要標籤。但"科學發展觀"主要是給各級政府和官員的執政原則,就一般老百姓而言,對這個口號相對隔膜。
  老百姓印象更深的,是稍晚時候的第三個口號:“和諧社會”,這是胡錦濤 2004 年提出的社會發展戰略目標。這年 9 月 19 日,十六屆四中全會議正式提出:“要堅持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過去毛澤東強調鬥爭哲學,我們小時候耳熟能詳"最高指示":“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八億人民,不鬥行嗎?“改革開放加劇了社會分化和對立,提出"和諧社會"有對症下藥的意思,從宣傳"鬥"字,到宣傳"和"字,應該說用意很深。2008 年北京奧運開幕式,由張藝謀主導演繹"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897 塊活字印刷字盤變幻不同字體的"和"字,“和為貴"的概念給人留下了強烈的印象,達到了高潮。
  但"和諧社會"的口號,到底還是為中共加強統治服務的,解釋權也是操在當局之手的。非常諷刺的是,當局以"和諧"的名義,壓制言論自由,封殺出格言論,後來文章、網路言論被刪除、被封殺時,老百姓、線民都會說被"和諧"了,再後來,說"被和諧了"也可能有麻煩,於是就用諧音字:“河蟹”。現在中國媒體、自媒體、社交媒體上錯字連篇,民族文化水準大倒退,就與"和諧"有直接關係。“和諧社會"這麼一滑,就滑到"維穩"上了!
  記得當年有個對聯:“和諧社會花似錦,科學發展勢如濤。“橫批是"一派胡言”——這是帶有很強嘲諷貶義的文字遊戲,把"胡錦濤"三個字與他鼓吹的"和諧"“科學發展"都穿到一串了。
  開局漂亮,卻後繼乏力,人們的熱望很快變成了失望。

(未完待續)


相關內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