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延遲退休新規落地,他們的退休金在哪裏?

9 月 13 日下午,中國官方突然宣佈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正式出臺。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9月13日下午,中國官方突然宣佈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正式出臺。

這項中國最高立法機關全國人大常委通過的新政策規定,從2025年1月1日起及在接下來的15年裏,逐步分批將男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來的60歲延遲到63歲,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來的50歲、55歲分別延遲到55歲、58歲。

消息一出,引發輿論熱議。顯然,這一新規影響最大的羣體是45歲以上、已經繳納15年社保的民衆。居住在北京的江女士今年48歲,是互聯網員工。

她對本臺表示,在官方宣佈延遲退休的同一天,她收到了公司的裁員通知。本來再過一年多就可以申請退休金,現在按照新規,她要再延遲12個月才能申請領取退休金。

外界注意到,多個有關“逐步延至男63女55或58週歲退休”、“延遲退休年齡對照表”,以及“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等話題當天相繼衝上微博熱搜,但各大社媒平臺似乎也在限制網民有關延遲退休的評論。在短視頻平臺“抖音”和“小紅書”上,以“延遲退休”進行檢索只能得到官方或媒體的報道內容;而在資訊平臺“今日頭條”搜索用戶關於“延遲退休”的貼文,結果卻是“抱歉,未找到相關結果”。

中國延遲退休新規落地,他們的退休金在哪裏?

中國人口日趨老齡化導致的勞動力短缺,顯然是中國政府推動延遲退休的主因。早在兩年前,官方央視就曾引述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司司長王海東表示,2035年左右,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破4億人,老齡人口占比將超過30%。

此外,延遲退休也與隨之而來的養老金繳納人數持續下降有關。根據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中國60歲以上人口約爲2.64億人,佔比18.70%,相比2010年上升了5.44%;另據中國社科院預測,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將於2027年達到峯值,約6.99萬億,隨着退休人數越來越多,基金可支付月數已由18.5降低至11.2。而中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則從1960年的43.7歲提升到了2020年的77.93歲,上海、深圳等地已達80歲。

但是,政策的合理性似乎並不能成爲說服公衆的理由。以江女士爲例,此次離職後,她預期很難再找到工作,而只能靠積蓄生活。

中國延遲退休新規落地,他們的退休金在哪裏?

爭議焦點:雙軌制

在微信朋友圈,《中國青年報》2013年的一篇評論文章成爲熱文,其標題爲《延遲退休是對一代人的違約》。該文指出,中國在養老體制上實行的是雙軌制,機關和事業單位發養老金,而企事業單位是自己繳納養老保險,從企業退休領到的養老金往往比從機關退休少得多。“官員和專家支持延遲退休方案,因爲這不僅不觸動他們的既得利益,還能給他們帶來利益。多數公衆之所以反對,是因爲這種改革沒有觸動他們最反對的養老雙軌制。”

中國時事評論人士蔡慎坤對本臺表示,雙軌制在中國已經討論20年,但此次延遲退休的政策沒有提及雙軌制的問題,而這恰恰是中國退休制度中最大的危害。

據中國媒體《新京報》報道,以養老金替代率來看,中國企業職工只有40%多,低於55%的國際警戒線,而體制內則在80%以上。也就是說,如果在退休前工資爲1萬元,企業職工退休後能拿4千多元養老金,而機關事業的人員能拿8、9千元。

2014年10月,中國國務院發佈文件,正式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改革的目的是“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養老保險制度”。按照時間表,今年十月份,正是中國養老金雙軌制改革將結束十年過渡期的時間,而之前的養老金不平等現象能否得以改變則備受矚目。

中國媒體《三聯生活週刊》對此持否定意見:一是因爲很多企業是按最低標準來繳納養老金,而體制內的養老金是當做工作人員的福利,按實際工資足額繳納的;而且,機關事業養老金改革之後,爲了保證退休待遇不下降,當時的文件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應當爲其工作人員建立職業年金。單位按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工作人員退休後,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按照中國人社部在2019年的數據,當年中國機關事業單位的職業年金覆蓋率已經高達82%。但是運行時間更長的企業年金,由於不具備強制性,覆蓋率還不到10%,且主要集中於國企和央企,絕大多數普通私企職工無法享受企業年金。

有鑑於經濟下滑對就業市場的衝擊,養老金的巨大落差也成爲近些年中國年輕人熱衷於“考公”的原因之一。

蔡慎坤分析說,中國政府在推遲退休年齡時對雙軌制改革避而不談,因爲“沒有辦法談”。他說,“現在的中共體制還是要依靠所謂的利益集團,捆綁在一起,只能犧牲絕大部分人的利益。他們沒有太多的發言權利,也沒有太多能影響政策。”

中國延遲退休新規落地,他們的退休金在哪裏?

延遲退休或不能解決根本社會問題

上述新規同時提到,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最低繳費年限,從2030年由15年逐步提高到20年,每年提高6個月。繳夠最低年限後可自願選擇提前退休,提前時間最長不超過3年,女職工不得低於50歲、55歲,男職工不得低於60歲。

蔡慎坤認爲,這一規定可能比延遲退休的影響更大,因爲中國有很多“自由職業者”,尤其是45歲以上的人很難找到一份正常工作,爲了滿足繳費年限就要自己掏錢。如果退休最終沒有成爲一個可預期的福利而變成了負擔,預計會有很多人選擇斷繳。他說,“這種情況在中國相當之普遍。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大家都有工作,但實際上很多人要麼是選擇掛靠在某個公司,要麼是自己繳費,而且現在每個月費用越來越高,所以非常有可能很多人選擇斷繳。”

在美國的中國人口問題專家易富賢對本臺表示,中國政府延遲退休政策推出太晚,而且爲了避免民衆不滿,採取了這種“蝸牛式”延遲退休。在他看來,此舉無法解決中國養老的根本問題。

他列舉了一串數字:中國1970年代制定退休政策時,1個65歲以上的退休老人對應的是11個20-64歲的勞動力;2024年時,退休的中位年齡爲43歲,1個退休老人僅對應4.3個勞動力;到2040年,這個數下降到2.0個,2050年只有1.5個。而養老金是現收現付,目前勉強收支平衡。中國2022年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爲68933 億元,支出63079 億元,累計結餘69851億元;到2050年時,平均1.5人繳納的養老金恐怕無法維持一個退休人員的生活。

對此,也有網友表達了類似的想法。擁有24.2萬粉絲的貴州博主“痞_蜀黍”寫道:其實延遲退休本質就是債務違約,你交的錢無法到期歸還於你。做融資的都知道,債務違約重新商定的還款計劃就是緩兵之計,給你畫餅,到時候有沒有錢還是未知。到期沒錢還再重新商議,商量的時間長了人就掛了,錢就不用全部歸還。

易富賢認爲,“繼續延遲”不是網友的想象,而是肯定會發生的現實。還有不少網友擔憂:“新規只是說到63歲才能領退休金,但沒規定你到63歲還有工作”。易富賢認爲,這些都是比較現實的問題。

“中國政府現在處於一個兩難境地。”易富賢表示,中國獨生子女政策導致了老齡化問題嚴重,不得不延遲退休;另一方面又導致中國的內需不夠,減少年輕的消費者,影響了就業和出口,經濟下滑。他說,“不延遲退休,就會導致將來的危機;延遲退休,又會導致現在的就業危機。”

如何能解決這個困境?蔡慎坤錶示,首先需要政府做完備的規劃,將更多資金充實進養老金項目中,“比如每年大量對外援助的資金,那都是沒有準確的公開數字的”;第二點,將國有企業、全民所有制企業這些“爲全民服務”企業的利潤拿出50%以上,充實進養老金,“這是必須要有意識和姿態”。


相關內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