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蘇州到深圳,不再是“偶發事件”

我們當然不會忘記,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關東軍自編自演自導了所謂炸燬南滿鐵路事件,並以此爲藉口突襲多箇中國城市,由此掀起了大規模侵華戰爭的序幕。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我們當然不會忘記,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關東軍自編自演自導了所謂炸燬南滿鐵路事件,並以此爲藉口突襲多箇中國城市,由此掀起了大規模侵華戰爭的序幕。

但不忘歷史,並不等於將仇恨轉移到當下,尤其是,怎麼可以將當年日本軍國主義主導下的罪行,反過來複仇到手無寸鐵的平民身上?

就在近三個月前的蘇州,一位樸素的中國女性勇敢地用身體保護了兩位在華日本人的生命安全,卻不幸遇難,當時,蘇州警方給出的結論是 “偶發事件” ,外交部的聲明中稱,“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安全的國家之一,我們始終歡迎外國人來中國旅遊學習、經商、生活,我們也將繼續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好在華外國人的安全。”

file

無論從任何角度看,生命至上,永遠是人類最樸素的價值觀基礎。於是,我們必須哀悼昨天在深圳不幸遇難的日本少年,並對那個正在陷入巨大悲痛的日本家庭表達最真誠的善意及安慰!

這是基於生命的樸素情感。

我很難相信,甚至無法理解,如果有人會在理解這件事的過程中表現出哪怕一絲快感、興奮、愉悅,那麼,他與禽獸何異?說得更直白一點,與當年在我們的國土上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軍人何異?

當我們跳出這一不幸事件的本身,甚至跳出過去幾個月來連續發生在中國境內的多起外國人遭受侵害事件的本身,從經濟、文化、人口、國際關係等方面審視時,就會發現,不幸事件中真正受到傷害的,不止是那些個體,更大的受害羣體其實是中國——包括中國在國際上的整體形象,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很多指標,中國文化中那些我們曾經以爲牢不可破的價值觀,而這一切,最終必將反饋到每一個作爲個體而存在的中國人身上。

疫情結束後,中國政府一直想方設法恢復與世界的聯通,用各種途徑吸引海外遊客來華旅遊,讓更多的外國人親自來到中國,消除對中國的偏見,親眼見證一個開放、包容、強大的中國。

效果非常好。

但我們付出這麼多的努力,最後很可能就因爲這樣幾件“偶發事件”,付諸東流。

一個客觀的現實是,日本是與西方世界走得最近的東方國家,無論從過往的經濟連接上,還是文化輸出上,歐美國家對於日本的瞭解程度都更高。

日本通過動漫、電影、音樂等流行文化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廣泛的影響力,這些文化產品往往能夠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讓西方人更容易接觸和理解日本文化。

日本人連續“偶然”在中國受到侵害之後,對於中國國際形象施加的負面作用,難以估量。

在一些人看來,“國際形象”可能是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那麼,國際形象的背後,就是關係到每一箇中國人切身利益的經濟發展問題。

近半個世紀的改革開放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的核心要義就是引進外資,打破壁壘,包容多元文化在中國的落地生根。

深圳與蘇州,作爲最近兩起“偶發事件”的發生地,具有非常明顯的標誌性意義。

一來,這兩座城市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非直轄市或省會的城市;

二來,在改革開放初期,這兩座城市在引進外資方面都堪稱典範。

1984年,江蘇省第一家合資企業就是日本企業在崑山設立的,到去年年底蘇州引進了175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其中近1/3是日企,高居外企國家之首。

file

改革開放之初,小平同志專門請求日企赴華投資,並在深圳蛇口建成了第一家日本獨資企業,成爲最早投資深圳的國家之一。截至2000年底,日本在深圳投資了近千個項目,投資額超37億美元。

近幾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中國經濟的大環境出現了一些狀況,留住外資,避免外資流失,一直是中國政府的政策方向。

就在今年年初,國務院剛剛印發了《紮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幾個月前,本次“偶發事件”的發生地深圳,還專門發文《深圳市進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資實施辦法》,要求爲跨國公司投資深圳提供更多機會。

中國爲什麼要留住外資?

即便不講宏觀層面上的整體邏輯,普通人也應該明白,外資在華的多元化投資和強大的活力,對於中國經濟的增長和就業率的提升,都有着極大推動作用。

深圳事件發生之後,令人欣慰的是,公衆意見中的主流聲音都在譴責行兇者,哀悼遇難者,這也是文明的底限,不可動搖的底限。

但是,在泛輿論場中,我看到了一些非常刺耳的聲音,也就是在社交媒體的評論區,出現了對於生命權的漠視,對於“家仇國恨”的曲解,對於中日關係的逆向定義。

不要忽視泛輿論場中的這些聲音,這些聲音,就是蘇州警方當時所說的“偶發事件”的源頭所在。

深圳事件的發生,對於在華外國人社羣的心理安全感,以及對中國人與外國人之間的信任感,都會產生我們難以估量的負面影響。

這些負面影響發生之後,如果我們不進行主動挽回、積極引導,那麼,這些影響所導致的連鎖反應,就一定會波及到中國經濟,乃至整個中國社會的安定團結。

這不是“偶發事件”,這是考驗中華文明與國人共識的重要時刻。

再一次爲那個不幸遇難的日本少年默哀。


相關內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