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調了!垃圾時間,北京瞎忙活
隨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增長模式看似陷入死衚衕,中國許多人正在哀嘆所謂的“歷史的垃圾時間”,嘆息他們被裹挾在中國共產黨當局所宣揚的百年未遇之大變局中無能爲力。與此同時,中國當局正在採取各種積極有力的措施限制重要經濟數據的發佈以應對當下明顯嚴重的經濟問題。這一局面讓中外專家和觀察家不禁納悶:中國的經濟政策是根據什麼制定的?
免責聲明:為了便於閱讀,本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文含義的前提下對內容進行了適當修改。特此聲明,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僅作為資訊展示平臺,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瞭解歷史真相。
隨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增長模式看似陷入死衚衕,中國許多人正在哀嘆所謂的“歷史的垃圾時間”,嘆息他們被裹挾在中國共產黨當局所宣揚的百年未遇之大變局中無能爲力。與此同時,中國當局正在採取各種積極有力的措施限制重要經濟數據的發佈以應對當下明顯嚴重的經濟問題。這一局面讓中外專家和觀察家不禁納悶:中國的經濟政策是根據什麼制定的?
百年未遇之大變局的變調與變味
在過去的10年裏,中共領袖習近平親自出馬,反覆宣揚所謂的“偉大民族復興”、”東昇西降”,“百年未遇之大變局”。然而。隨着習近平“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的三年疫情清零政策給中國經濟帶來顯然是十分沉重的打擊,隨着中國經濟進展不善的局面越來越清晰,“歷史的垃圾時間”之說在中國民間不脛而走,“百年未遇之大變局”也變了味。
中國國內外的觀察家和經濟專家們普遍認爲,“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的 “疫情清零”政策導致千百萬中國人家和企業陷入生計困難和破產,該政策的後勁現在仍是表現強勁,其主要症狀就是民衆無錢消費,企業無錢投資,不敢投資,中國經濟面臨通貨收縮的威脅。
所謂的通貨收縮的威脅是指消費者缺錢消費,企業缺錢投資或不敢投資,導致物價下跌,經濟增長下滑,由此形成難以擺脫的惡性循環,導致更多的消費者缺錢,更多的企業不能或不敢投資並由此造成物價進一步下跌或在低谷中徘徊。9月9日星期一,路透社從北京發出報道,標題是《中國8月消費者物價上漲,PPI(生產者物價指)陷入通縮》。報道說:
“中國 8 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加速上漲,達到半年來的最高水平(這本應是顯示中國沒有通貨收縮的好消息),但這一上漲主要是由於天氣因素導致的食品價格上漲,而非國內需求復甦。與此同時,生產者價格通縮惡化。
“下半年開局不順。在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失業率居高不下、債務問題不斷加劇以及貿易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需要推出更多(提振經濟增長的)政策。”
經受了連續三年的“疫情清零”政策之後手裏缺錢的中國民衆,一方面因經濟景氣不佳而收入來源緊縮;另一方面卻又不得不再經受豬肉和蔬菜之類的基本食品價格大漲之苦。美國財經電視頻道CNB星期一發出報道說:
“萬得信息網(Wind Information)的數據顯示,中國8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8%,爲2023年6月以來首次上漲。8月份豬肉價格上漲16.1%,蔬菜價格上漲21.8%。”
“歷史的垃圾時間”與習近平
路透社星期一從北京發出的報道中提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需要推出更多(提振經濟增長的)政策。” 這一說法也是中國國內外衆多專家、學者、觀察家們的共同說法/看法。他們認爲,在‘疫情清零’政策結束將近兩年後,中國經濟增長持續乏力,中國政府應當採取給民衆直接經濟援助等措施使經濟得以快速重新啓動。
然而,中共領袖習近平則公開聲言,他認爲直接向民衆提供援助是福利主義,會養成中國民衆的惰性,中國不能搞福利主義那一套。
與此同時,中國衆多的民衆則認爲,中國經濟面臨的切實問題,衆多中外專家也都給予了清楚的說明,但在當今中國有一個“一錘定音、定於一尊”的領袖習近平,他說是什麼就是什麼,億萬人拿他沒有辦法。於是,“歷史的垃圾時間”之說在中國民衆當中便不脛而走。這一說法也受到了國際媒體的注意。
9月8日,美國《財富》雜誌網站發表一篇文章,標題是《專家稱,中國經濟增長見頂、增長模式陷入死衚衕,中國哀嘆‘歷史垃圾時間’》。文章說:
“中國民衆對經濟前景十分失望,許多人在社交媒體上稱這是‘歷史的垃圾時間’。這種說法原來是指美國的北美職業籃球聯賽比賽即將結束時,比賽結果已定,球員們只是敷衍了事,直到時間耗盡。
“今年夏天,中國國家媒體對這一說法進行了譴責。但隨着新數據顯示主要經濟驅動因素的疲軟加劇,這種擔憂情緒已蔓延至華爾街。美國銀行最近將中國2024 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從 5% 下調至 4.8%,並預計未來兩年將進一步放緩至 4.5%。
“習近平主席和中國其他領導人可能沒有完全理解形勢的嚴重性,因爲他們所掌握的官方經濟數據看起來越來越可疑。與此同時,他們似乎也執着於超越美國成爲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習近平當局在忙什麼
“垃圾時間”的本意是無所事事或敷衍了事。但中國當下的“歷史的垃圾時間”顯然是另外一種景色,一種富有中國特色的景色。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9月5發表分析報道,展示了習近平當局眼下正在採取一種另類的切實有力的措施應對中國眼下的嚴重經濟問題或危機:
“8 月 16 日,趙建的文章在網上發佈僅幾個小時,就被中國網管當局刪除。對西方讀者來說,這篇文章的內容似乎平淡無奇,但對中共官員來說,它充斥着危險的想法。趙先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經濟學家,他認爲很難理解爲什麼中國政府沒有加大刺激經濟的力度。他寫道,這一代人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導致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給人們造成心理陰影’。‘市場無法理解決策者的邏輯和約束。’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刪除這篇文章證明了趙先生的觀點。中國的網管大軍經常刪除與國家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政策相悖的帖子。但近年來,被認爲過於敏感的話題範圍迅速擴大,現在包括許多關於經濟的討論。那些試圖討論看似平凡的經濟問題的學者和專家被禁言了。過去唾手可得的數據正在從公共領域消失。這不僅進一步限制了普通民衆本已有限的言論自由,而且阻礙了投資,從而損害了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是,這凸顯了趙先生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經濟政策的制定依據是什麼?政府知道什麼而普通民衆不知道——政府決策所依據的信息有多可靠?
相關內容
- 經濟復甦仍需要強力政策,建議直接發錢
- 北大哲學教授吳飛:我從美國回來後,發現北大變得我不認得了
- 他們正在摧毀中國人的形象
- 阿西莫格魯演講:國家爲何失敗?(譯文刪減的中國部分已補全)
- 興於包容、毀於榨取: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簡評之一《WhyNationsF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