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憾動力》如何利用遺憾促成自我提升

作者提出的所謂的“撼動力”,指的是通過轉化後悔和遺憾,使其變為一種積極的力量。每個人都會有後悔和遺憾。後悔和遺憾總是正常且合理地普遍存在,是人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後悔和遺憾並非都是消極和危險的。它是有價值的,如果能把它們轉化為面向未來的積極力量——撼動力,不但不會使我們意志消沉,還能讓我們精神振奮。撼動力能幫助我們看清形勢,為未來提供指引。

作者:[美]丹尼爾·平克

腦圖
腦圖

前言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我要為你解讀的書,是美國著名未來趨勢學家丹尼爾-平克的《憾動力》。

對於作者平克,很多得到聽書的用戶可能會非常的熟悉,他是 TED 大會特邀演講嘉賓,連續四次入選"全球 50 位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思想家"榜單。他的作品《時機管理》也被我們得到聽書的"鎮館之寶"系列所收錄。而這本《憾動力》,是平克的最新作品。

這是一本講什麼的書呢?平克這次,把自己研究分析的目光,集中在了"遺憾"身上。這是一種我們日常經常萌生的負面情緒,而平克撰寫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搞清楚遺憾發生的原因、它的本質,並且引導我們如何變廢為寶,把這種負面情緒轉化為我們繼續前進,自我提升的動力

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平克花了足足一年半的時間,建立了一個名為"世界遺憾問卷調查"的網站,收集了來自 105 個國家和地區志願者提供的兩萬件"人生憾事"。總體來說,根據原因,我們的遺憾可以被細分為 8 個領域,分別是職業、家庭、伴侶、教育、健康等等。隨後,平克又對其中的 100 人進行了後續跟蹤調查。在研究分析後,平克提出一個顛覆性的結論:那種看似理想的"無悔人生",實際並不美好,而遺憾才是促使我們積累經驗教訓,實現自我提升的重要動力

在本書一開始,平克就給我們講了四個普通人的真實小故事,內容都差不多。故事的主人公因為形形色色的困境而迷茫,在某個瞬間決心拋棄之前的生活,讓自己重獲新生。當然,這種重啟當然值得一個小小的儀式;而他們的選擇幾乎一樣,那就是走進文身工作室,在自己的軀幹上刺下"無悔"兩個字,作為一種宣言。

平克說,“無悔"這兩個字,在席捲世界的流行文化中,是一個非常響亮的口號,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價值觀,尤其吸引那些剛剛踏上人生旅途,衝動而激情澎湃的年輕人。平克舉例說,一首流行歌曲《我無怨無悔》的持續流行,就是最好的證明。這首最早由法國女歌手伊迪絲-皮雅芙演唱的歌曲,誕生於 20 世紀 60 年代,在隨後的 60 多年裏,被無數藝人傳唱,並且作為配樂,在許多成功的經典電影中,反復出現:例如諾蘭的《盜夢空間》,甚至夢工廠的動畫《馬達加斯加》等等。不僅如此,這首歌也出現在無數消費品電視廣告中,向受眾傳達一種非常響亮的品牌理念,那就是拒絕為昨日的缺憾後悔,就等同於特立獨行、卓爾不凡,同時也在告訴大家:人生是單向度的,只有繼續不加回頭地勇往直前,我們才能收穫愛和幸福。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大家可能都熟悉一條諺語"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有投資理財經驗的朋友,就會告訴你,這句諺語的底層邏輯,是有數學和經濟學定理支持的,那就是進行分散投資,就會有效降低風險。20 世紀 50 年代,美國經濟學家馬科維茨就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並在 1990 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但是,作者平克說,馬科維茨這套"分散投資"理論,在日常生活中也依舊有效。人類的情感和經驗,也是一份獨特的投資組合,有一些是積極的,比如愛、自豪等等;同時有一些是消極的,比如悲傷、沮喪或者羞恥。那種要求我們過"無悔人生"的宣傳,實際上就是要求我們在自己的情感經驗投資組合裏,為了增加積極情緒,減少消極情緒,而不惜減少投資專案。正如同在進行投資理財時,只買幾只被普遍看好的股票一樣。這樣做,雖然看似節省了精力,但事實上卻增加了風險。

平克告訴我們,積極情緒,固然會極大提升我們的幸福感和前進堅持的動力,但消極情緒同樣不可或缺。人類社會之所以延續至今,消極情緒也有功勞;比如,恐懼和警惕讓我們遠離猛獸、極端天氣等危險;厭惡讓我們避開那些違背公序良俗,危害集體利益的行為;憤怒提醒我們要挺身而出維護自己或他人的利益,諸如此類。

同樣,遺憾也是一種負面情緒,但是相對複雜。平克說,如果你把悲傷、內疚和輕蔑混合在一起,就得到了遺憾。雖然給人帶來了強烈的負面心理體驗,但遺憾,也是人類經驗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平克強調,只有深刻理解遺憾,發掘它的積極意義,我們才能獲取在錯綜複雜的世界中自我提升的訣竅,並且對自己的行為模式和真正重視的事物,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

接下來,我就分兩部分,為你詳細講述本書的內容。首先,我們來談談遺憾的本質,它誕生的原因與起作用的核心機制。而在第二部分中,我會為你講講"遺憾"的細分類別與它們所代表的人類基本需求。最後,在結語中,我們再來看看,作者平克會拿出什麼樣的辦法來應對"遺憾",並且用它來修正我們當下的決策,提升自我。

認識遺憾

剛才我們說過,遺憾,是一種由悲傷、內疚和輕蔑混合在一起的負面情緒,然而這不過是一個直觀但粗略的表述。實際上,各個領域的專業學者,都試圖給"遺憾"一個精確而嚴謹的定義。比如,心理學家會說,遺憾,是一種與抉擇及其後果相關的不愉快感覺。管理學家說,當決策者把現實決策及其後果,與其他可能性相比較,那麼遺憾就產生了。

實際上,遺憾由於涉及了一個長時段人類的決策行為,事後的複盤與心理變化,所以正確認識遺憾的第一步,是要把它理解為一個過程,而不是某種單一的心理現象。

平克說,人類之所以能產生遺憾,就是因為人類的大腦有兩種獨特的能力:回憶和假設,或者說叫"反事實思維"。只有把已經發生的、令人不滿的過去和某種可能發生的美好願景加以比較,遺憾才在我們的心智中萌芽、起效。

例如,一位來自美國佛吉尼亞州的婦女,通過"世界遺憾問卷調查",向平克傾訴了自己最大的遺憾。她說,自己最懊悔的事情,就是屈從於父親的壓力,放棄了自己的大學研究生學業。由此她斷言,如果沒有妥協,自己後來的人生就會截然不同,更加滿意,充實,富於成就感。

所以說,遺憾產生的過程大致就是:我們先將自己現實中做出的決策及其後果進行評估,由於未能滿足預期,而感到後悔;隨後,我們又把這個不如意的現實,和想像中的其他可能性進行比對,為自己的誤判而感到遺憾。

平克在書中分析說,後悔,是遺憾誕生的前置條件,而比較則是遺憾的核心機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把後悔也看做是一種糟糕的消極情緒,甚至加以貶低。因為後悔等於承認自己在過去某次決策中失誤,降低了自身的自我認同與價值感。但實際上,後悔,是一種心智成熟的標誌。它意味著一個人已經能夠評估決策失誤給自己或者他人帶來的損失,並且積攢下了相應的處理經驗,降低了重蹈覆轍的可能性。

接下來,再來談談比較。平克在書仲介紹了一個很簡單的心理學實驗。一群志願者被要求在兩個賭場輪盤之中選擇一個,選擇完了,然後被選擇的輪盤就開始轉動。當然結果要麼是贏得一小筆獎金,要麼一無所獲。沒有贏錢的志願者,雖然感覺糟糕,但只會認為自己運氣不好; 但是,如果這時候工作人員告知他,其他志願者由於選擇了另一個輪盤而贏了獎金,那麼這個人,立刻會感到加倍的懊悔和挫敗。

通過這個簡單的實驗,我們能瞭解到什麼呢?平克說,造成遺憾的首要條件,就是當事人認為,自己的損失,是來自自己的選擇失誤,而不是某種不可抗拒力。其次,由於著名的"損失厭惡"心理,我們往往會在比較現實與其他可能性時,放大了自己所遭受的損失,而忽視了其他選擇帶來的風險。所以,“比較"就像一個放大鏡或者催化劑,讓後悔、內疚、悲傷等情緒迅速而猛烈地湧現。

那麼,當遺憾來襲時,人類會如何應對呢?平克舉了一個生動的案例,首先,讓我們看看這張 2016 年裏約奧運會女子越野自行車比賽後,媒體拍攝的領獎照片。

領獎狀態
領獎狀態

很明顯,在這三名拿到獎牌的女運動員裏,最右邊的義大利選手博爾吉尼顯得最開心,其次是中間的荷蘭選手範德佈雷根,而最不開心的,是左邊的瑞典選手約翰森。

接下來,平克就提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是請大家根據她們的表情,來推測一下她們的成績。估計很多人都會說,那還不簡單,最開心的博爾吉尼肯定拿了金牌,最不開心的約翰森肯定拿的是銅牌,開心程度居中的範德佈雷根肯拿了銀牌。很遺憾,你答錯了,實際上,最開心的博爾吉尼是銅牌得主,範德佈雷根是金牌得主,而強顏歡笑,臉上寫滿了"遺憾"的約翰森,是銀牌得主。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平克說,首先我們必須通過瞭解比賽最後時刻的態勢,才能瞭解三名獎牌得主的心理與情緒變化。當天,天氣炎熱,空氣濕度又大,所以在比賽的最後時刻,幾乎所有參賽選手都筋疲力盡。在接近終點大約三公里的地方,比賽的排位形勢為:美國選手阿博特一騎當先,而博爾吉尼、約翰森與範德佈雷根幾乎並駕齊驅,緊隨其後。

然而,阿博特由於全程拼得太凶,在最後階段體力不支。於是,在距離終點大約 150 米的地方,她被博爾吉尼三人同時超越。由於獎牌已經到手,三位選手更是全力以赴,幾乎肩並著肩,沖過了終點。由於三人幾乎同時沖線,所以裁判不得不借助場邊高清攝像機的慢放錄影,來判定名次。結果顯示,範德佈雷根以大約一個自行車輪胎寬度的微弱優勢,領先於約翰森,最先沖過終點;而博爾吉尼落後於兩位選手的距離也不大,也需要通過錄影才能確認。

簡單來說,約翰森之所以感到滿滿的遺憾與失落,是因為她以差之毫釐的劣勢,與金牌擦肩而過,損失最大。再加上體育競賽中,對結果最大的影響因素,是運動員自身的表現,屬於自身可控因素;再加上 2008 年奧運會上,約翰森也是這個專案的銀牌得主,所以各種因素疊加在一起,讓這位銀牌得主反而感覺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輸家。實際上,自從裏約奧運會後,約翰森還得到了一個尷尬的綽號,叫"銀牌專業戶”。而博爾吉尼呢,原本一直落後,很可能獎牌不保,空手而歸。然而在最後階段,阿博特的出局和自己的一通神操作,居然把自己送上了領獎臺,真可謂是喜出望外。

更有意思的是,這種強烈的反差並不是例外。美國有一群運動心理學研究者,收集了一堆奧運會賽事中領獎臺上運動員的面部表情,然後請志願者來打分,分數和喜悅度成正比,1 分為痛苦,10 分為欣喜若狂。結果發現,銀牌得主的得分最低,大多數運動員表現出的,是失落、悲傷與遺憾,而銅牌得主的平均分數居然與金牌得主相差不大。

從職業競技體育的殘酷性角度來說,除了金牌得主,其他人都是輸家,然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反常識"的情況呢?平克說,這一喜一悲之間,其實彰顯著人們在遭遇遺憾之後,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評估模式。

平克說,當決策失誤,損失造成後,當事人在評估時,有兩種思維模式。第一種比較常見,是主流,叫"上行反事實模式",又叫"如果"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如果當時我做出了不一樣的決策或行動,那麼結果會比現在好得多”。在剛才的案例中,約翰森站在領獎臺上時,肯定滿腦子都是:“如果我在最後衝刺階段把自己再逼得狠一點,踩踏板時更用力一點,那麼金牌肯定就是我的。”

而另一種思維模式呢,叫"下行反事實模式",簡稱為"至少"模式。與強調自己損失的"如果"模式截然相反,能夠以"至少"模式來複盤自己決策的人,更多著眼於"在損失之外,我自己還獲得,或者擁有了什麼"。比如在領獎臺上,博爾吉尼的想法估計就是:“雖然我沒有奪冠,但至少拿到了獎牌,這對我來說,絕對是一件意外之喜”。

當然,這種比較並不能說明,當我們遭遇遺憾時,“至少"模式要比"如果"模式優越。作者平克說,其實兩種思維模式,是各有千秋。簡單來說,“至少"思維能給處於逆境,遭遇損失的我們帶來更多的寬慰,但有可能讓我們無法吸取教訓,改善我們未來的決策與行動。而"如果"模式雖然給我們帶來了強烈的負面情緒,但更有可能轉換成自我提升的動力,激勵我們在未來做得更好。

所以,從這兩種遺憾引發的思維模式,我們可以細化推導出,遺憾情緒帶給我們的三個積極影響。

1.     改善我們的決策

這個很好理解,也就是所謂的"吃一塹長一智”。每當我們因為自己的決策行動失誤而造成損失後,如果未來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時,我們往往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了。

2.     提升我們的表現

比如,美國西北大學的幾位管理專家,做過一個有趣的調查,對象是曾經向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提交過研究專案資助申請的 1000 名年輕科學家。當然了,有人申請成功,獲得了資助,也有人落選。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從長遠來看,那些未能獲得資助的年輕科學家,反而發表了更多的科研論文,搞出了更多的科研成果;很有點"知恥而後勇"的味道。

3.     遺憾可以讓我們感受到人生的意義感

平克在書中提到,在通過"世界遺憾問卷調查"接到的各類人生憾事裏,有一則特別讓自己動容,來自一個叫亨德森的人。亨德森小時候,和父母一起住在亞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每年冬天,祖父母都會來探望自己,順便享受下菲尼克斯溫暖的天氣。亨德森當時覺得祖父母又嘮叨,又愛多管閒事,所以並沒有珍惜和他們相處的時間。直到自己長大成人後,亨德森才對此後悔莫及,意識到祖父母的一切行為,都是對自己的愛。他甚至懷念說,祖母擁有精湛的烘焙技藝,她烘烤的草莓派,是自己吃過最美味的。所以每當自己在吃甜食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拿來和祖母的手藝比較。所以,為了彌補這種遺憾,亨德森決定,好好珍惜和自己父母在一起的時光,包括陪伴他們一起去旅行,教兩位老人使用各種電子產品,建立家庭檔案電子資料庫等等。

所以,作者平克告訴我們,不要逃避、否定遺憾。因為在經歷過失去、消沉、自我懷疑的陣痛之後,我們會變得更好。

順便說一句,平克為了完成自己的研究寫作,還找到了阿博特,也就是裏約奧運會女子越野自行車比賽中,那位因為體力透支,在比賽最後階段失去了領先位置,最終只拿到了第四名的運動員。實際上,這場充滿遺憾的比賽,還是阿博特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場賽事。這場失利,讓身心疲憊的阿博特選擇了退役。

但是,阿博特對平克說,這場失敗的比賽,給了自己一種全新看待自己的角度。那種充實感和撕心裂肺的體驗,也讓她在退役之後的生活裏,變得更加強韌,更有動力。用阿博特自己的話說:如果你感到心碎,這表示你做了一件足夠重大、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所以它值得你心碎。你的生活如果有了裂痕,那麼這些裂痕,也是光芒能夠照進來的地方。

拆解遺憾

好了,在聽完遺憾這種情緒的定義、誕生和作用機制之後,我們再來看看,作者平克對於遺憾這種情緒的類型細分。通過對於遺憾類型的拆解,平克向我們揭示了我們日常生活決策中,遺憾誕生的基本原因,以及如何通過行動和自我心理調節,來讓自己擺脫遺憾的糾纏。

表面上看,似乎遺憾誕生的原因非常簡單,就是人們由於未能抓住某些選擇機會而感到懊悔。但平克在書中說,如果仔細分析的話,遺憾一共可以分為四種截然不同的類型。

第一種,叫基礎性遺憾,也就是我們由於能力和稟賦上的缺陷,讓自己的生活失去了穩定性和保障。比如,我們由於不夠勤奮刻苦,沒有能拿到教育文憑;或者由於酷愛衝動消費,而讓自己陷入了債務,諸如此類。

比如,一個叫德倫特的人就鼓起勇氣,在"世界遺憾問卷調查"上對平克吐露了自己最大的遺憾。德倫特童年不幸,家庭環境不好,還進過教養院,但是他憑藉自己的頭腦、勤奮和沖勁兒,在職場上發展順利,當上了一家大型服裝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但是德倫特說,自己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存錢,到手的工資轉手就花掉。他經常在想,如果自己能自我約束,有個優秀的理財習慣,那麼他本來應該過得更寬裕。

實際上,德倫特的問題並不是個案,在平克收到的資訊中,有太多人承認,自己往往沉溺於能帶來即刻滿足的感官享受,拒絕延遲滿足,並且拒絕投入那些能夠給自己帶來長遠利益的行為。平克說,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基礎性遺憾很難避免,因為它涉及人類認知中的一個最常見偏差,那就是高估了此刻當下獲得滿足的價值,低估了未來的風險性。另外,我們每個錯誤決策累加在一起,會產生指數級的不良後果。而在最終的不良後果爆發時,大多數人才如夢方醒。

當然,很多基礎性遺憾是由於當事人做出了錯誤的選擇,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假如我當時努努力就好了!“但是,平克提醒我們說,從表面上看確實如此,但從深層次上說,更有影響力的因素應該是當事人所處的大環境。一方面,環境可能限制了我們能夠做出的選擇;另一方面,惡劣的大環境也會降低我們原本明智的選擇給自身帶來的收益。所以,從根本上說,我們努力的方向,不僅在於克服認知缺陷,做出足夠明智的選擇,更應該努力讓自己不斷身處一個正確、良好的環境之中。

第二類遺憾,叫勇氣型遺憾,說白了就是我們由於不夠大膽而拒絕進行某種冒險,而這種冒險又和某種巨大的收益掛鉤。一個叫布魯斯的人,就給平克的網站發來了一段往事,說這是他今生最大的遺憾。

時間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時布魯斯剛 22 歲,在歐洲旅行。在火車上,他邂逅了一個比利時姑娘,兩人一見如故,感覺彼此興趣相投。很快在幾個小時之內,他們倆就從鄰座的乘客,變成了朋友,最終萌發出了戀情。然而火車進入比利時境內後,姑娘要下車了。布魯斯匆忙把自己的名字和地址寫在了一張紙條上,遞給了對方。然而,布魯斯也沒有想到,這是今生他們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面。在郵件中,布魯斯說,如果給自己一個重來的機會,他一定會把原本的旅行計畫拋在腦後,跟著對方下火車。

作者平克評價說,如果基礎性遺憾源於當事人缺少規劃和自律,過分注重當下和眼前,那麼勇氣型遺憾之所以產生,反而是因為當事人的遲疑不決。時過境遷後,我們肯定會在複盤時進行"反事實思維”,一旦想到我們為了規避風險而錯失的巨大獎勵,我們難免會黯然神傷。

確實,許多心理學家在研究中發現,相比於採取行動所遭遇的損失,人們更容易因為過去的不作為而感到遺憾。根據平克自己的統計,在自己網站收到的案例中,因為過去某個時刻的不作為而產生的遺憾案例,數量是行動決策錯誤而產生的遺憾的兩倍。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你在現實中一旦做出了決策和行動,那麼結果往往是具體而實際的。然而,因為不作為而失去的利益,卻往往是籠統、抽象、無限的。當事人甚至可以把自己所有的美好和憧憬想像,都填充進去。當然了,越是這樣遐想,我們就越後悔。

除了親密關係和感情,另外一個盛產"勇氣型遺憾"的領域,就是職場。有無數人給平克發來郵件,說自己為了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以及過度追求安全感,錯過了轉換賽道、追求自己真正興趣,或者創業的機會。平克說,在個人職業發展中誕生的勇氣型缺憾,反映的是我們對於成長的渴望,以及自我超越。

第三類,叫道德性遺憾,這個也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由於未能遵守某種道德原則,而做出了違背自己良知的抉擇或者行動。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在內心始終對過去的自己進行著譴責,被自己的良心折磨。

平克統計說,在自己收到的電子郵件中,道德性遺憾的占比相對較小,只占所有遺憾案例的 10%左右,然而它帶來的痛苦程度是最大的,延續時間也往往是最長的。當事人或者出於對利益的貪心,或者由於自己的軟弱,而選擇違背道德。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或許會對這些選擇心安理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負面影響的到來,我們開始感到不安。

這些道德上的問題雖然林林總總,但總結起來不外乎那麼幾類。首先是傷害他人。例如,一個叫史蒂夫的人,就通過郵件向平克懺悔說,自己小時候為了掩蓋自己的內向,而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惡霸,經常辱罵和奚落同學,還會參與打架。16 歲的時候,在一次鬥毆中,史蒂夫打斷了同學的兩個門牙。現如今這些年少時代的惡行,成了史蒂夫揮之不去的心結。

除了傷害,欺騙他人也是構成"道德性遺憾"的主要來源。而最主要的,是在親密關係中對伴侶的背叛。一位名叫凱琳的女性對平克說,自己最大的遺憾,就是在丈夫史蒂文參軍後,有一天一位丈夫的戰友來到家中,欺騙她說,史蒂文已經不愛她了,而自己一直在暗戀凱琳。於是年輕、孤獨又脆弱的凱琳相信了這種謊言,有了一段短暫的婚外情。

道德從何而來?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說,道德其實源自人類社會本身存在與發展的客觀需要,比如對公平和誠信的堅持;源自於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比如團結和協作。因為無論是經濟生產還是日常生活,許多工作是個人無法完成的,所以任何危害社會共同體內部相互信賴和協作的行為,都被各個民族或者文化看作是有害的,要求加以譴責和排斥。

所以,平克在書中說,在所有遺憾類型中,道德遺憾雖然痛苦,但它的發生,卻是一件好事,證明當事人在內心深處,存在著一種自我反省,決定向善的渴望。

第四類,也是最後一類,叫關係型遺憾,說白了就是我們因為種種原因,失去了那些原本我們非常珍惜,對於我們非常重要的人。

有一個叫謝麗爾的女人,向平克吐露說,自己最遺憾的事情,就是疏遠了自己曾經最好的朋友珍。她們兩個人是大學同學,都擁有遠大的志向和相同的愛好,可以說情同姐妹,無話不談。然而,恰恰是這種如同家人般的彼此關心,卻引發了兩個人的友誼,出現了裂痕。大學畢業後,珍結了婚,謝麗爾還當了她的婚禮伴娘。過了一段時間,珍邀請謝麗爾來自己的新家做客,還說,想把自己丈夫的一位朋友,介紹給謝麗爾。謝麗爾說,自己頓時猜出了珍的意思,那就是珍感覺自己現在的男友並不靠譜,希望自己能擁有一位新的伴侶。但是謝麗爾覺得珍的關心已經嚴重越界,況且她覺得自己的男友挺適合自己的,於是她就婉拒了珍的邀請。

由於各自組建了家庭,以及身處異地,珍和謝麗爾的關係逐漸疏遠,最終變成了形同陌路。今天,人到中年的謝麗爾告訴平克:回首往事,她終於承認珍是正確的,曾經的男友被證明並不是一個合格的人生伴侶,而當時自己年輕氣盛,為了維護一段並不合適的感情,而放棄了一段如此珍貴的友誼,讓自己追悔莫及。

對此,平克分析說,“關係型遺憾"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情節,那就是:曾經完整親密的關係,由於各種原因,走向破裂。有些破裂,是我們無法阻止的,但有一些卻是因為我們的魯莽,甚至誤會。無論如何,由於社會歸屬感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並且人對於自身的價值判斷和滿意度,相當一部分來自我們身邊人對自己的評價和態度。所以親密關係的破裂,等同於我們的社會歸屬感和自我價值的一部分發生了坍塌。

同時,平克還瞭解到,相當一部分經歷了"關係型遺憾"的傾訴者,並不願意主動和那些已經疏遠的親朋好友重新聯繫。這是為什麼呢?經過溝通和調查,平克發現,這些人其實陷入一種矛盾之中。一方面,他們其實非常渴望和這些昔日親密的人重新建立聯繫;但一方面他們又非常恐懼,自己如果貿然伸出橄欖枝,會被對方拒絕,或者對方反應不夠熱烈,就會顯得非常尷尬。當然,這種念頭也是一種常見的認知誤區。也就是說,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高估了他人對於我們的抵觸和反對情緒,同時也低估了他人接納和幫助自己的意願。這種誤判,就觸發了我們內心的預警機制,讓我們出於恐懼而選擇消極等待。

所以,平克告訴我們,如果想要讓自己從這種"關係型遺憾"裏擺脫出來,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行動,以坦誠真摯的態度去聯繫那些被我們疏遠、傷害的人,努力得到他們的諒解。在平克的鼓勵下,謝麗爾終於克服了尷尬,給珍發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郵件。隨後在幾個小時內,珍做出了回復。兩位朋友一致同意,結束 25 年的"冷戰”,重拾這段寶貴的友情。

結語

好了,這本《憾動力》的內容,到這裏,就基本講完了。在本書中,平克仔細剖析了"遺憾"這種常見負面情緒的本質,四種細分類型,所帶來的積極與消極影響,以及我們如何應對遺憾,自我療愈的手段與方法。

在書中,平克把遺憾細分為了關係型、勇氣型、道德型與基礎型四種。他告訴我們,從本質上說,這四種遺憾分別對應了我們對於四種人類基本需求的渴望,分別是穩定、成長、善良以及愛與被愛。

另外,**“遺憾"也體現了一場發生在我們內心深處,不同的自我之間發生的衝突。**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希金斯曾經提出一個理論,在我們的意識中,其實有三個自我,分別是現實自我、理想自我和本應自我。這三個自我,分別代表著我們的義務、承諾和責任。沒有能成為理想自我,意味著我們放任機會溜走,而沒能成為本應自我,則表示我們未能履行責任。平克說,在所有四種類型的遺憾中,每一種都涉及我們遇到的機會以及承擔的責任,或者兼而有之。

另外,在調查中,平克也發現,一些遺憾的發生頻率,與被調查者所屬的人群特徵高度相關。

例如,擁有大學學位的受訪者,更容易產生與職業抉擇相關的遺憾。這是因為,接受完整的大學教育,就意味著職場發展前景更為廣闊,同時擁有更多的擇業與發展選擇,因此錯失的機會總量也就更大。

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受訪者更容易擁有不作為而導致的遺憾。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呈現的可能性和各類機會也在逐漸減少,於是人更容易為以往沒有做過的事情,而感到遺憾。

那麼,如何正確應對遺憾,來挽回昔日我們所犯下的錯誤呢?平克在書中就體貼地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四步解決法”。

第一步,叫彌補,包括:向被自己傷害過的人誠懇道歉,並進行賠償。

第二步,請你努力拿出剛才我們提到過的"至少"思維模式,客觀地盤點自己遭遇的損失,以及在損失之外,自己還獲得,或者擁有了什麼。

第三步,由三個連續動作構成,分別是表達、關懷以及抽離,目的是驅逐遺憾帶來的悲傷和其他消極情緒,讓自己的生活正常化。

首先,是表達。這裏平克強調的是"自我表達”,也就是和專業心理機構,或者能夠信賴的親朋好友傾訴自己的困惑和悲傷。一些心理學家在實驗中發現,讓志願者回答不同類型的問題,接受不同的金錢報酬;但志願者往往會選擇回答那些與自我處境心態相關的問題,哪怕回答這些問題的報酬並不高。另外,志願者在傾訴自我時,大腦中的獎賞回路也會被明顯啟動。

隨後,是自我關懷和自我抽離,這些在我們得到聽書的其他心理類書籍裏經常被反復提到,所以在這裏就不再贅述。總體上而言,這兩個步驟分別能幫助我們通過生活正常化,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通過生理上的舒適來抵消悲傷對我們的影響。同時,通過用他人角度來重新審視自己的過去,能夠讓你的注意力聚焦到具體問題的改進上,而不是一味地感覺悲傷與無助。

最後一步,則是最重要的,核心在於"預判未來的遺憾,修訂當下的決策”。例如,很多互聯網高科技公司,在某個研發專案啟動時,就提前設定一個糟糕的結局,比如專案超時,預算超支,關鍵設計理念無法用現有技術呈現等等。然後再從這個結局倒推,為了避免這些糟糕結局出現,整個專案從開始時,就應該採取哪些必要措施。

當然平克警告我們說,準確預期遺憾的難度非常大。因為我們往往會高估自己的能力、熱情甚至身體狀況,低估可能面對的惡劣環境。這就會導致,我們也許實現了遺憾最小化,但並沒有實現風險最小化。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平克提出三條原則,作為我們在預判遺憾,優化決策時的參考:

1.     時刻提醒自己,我們經常會高估我們的遺憾度。如果放任這種傾向,那就是在購買一種既昂貴,又不需要的感情保險,這是對我們手中有限資源和精力的浪費。

2.     如果一味追求把未來的遺憾壓縮到最小,很可能會讓情況變得更糟。我們應該坦然面對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而不是想辦法把它消滅。

3.     遺憾不可消除,且會長期存在。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滿足自己的基本最低需求就好。同時,預測的時間盡可能長。例如,貝索斯經常會構建一個場景:自己已經八十歲了,正在回顧自己的餘生。因為很多正確行為的價值,必須放到長時段中去觀察,才有意義。

以上就是這本書的精華內容。原書的電子版已經為你附在最後,歡迎你進行拓展閱讀。此外,你可以點擊音頻下方的"文稿",查收我們為你準備的全文和腦圖。你還可以點擊右上角的"分享"按鈕,把這本書免費分享給你的朋友。恭喜你,又聽完了一本書。

撰稿:朱步沖

講述:徐惟傑

腦圖:劉豔腦圖工坊

以上內容來自互聯網,如牽涉版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相關內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