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結婚不用戶口簿”觸動人們的神經?

這項修訂當然是一種進步,它把婚姻更充分地交給了婚姻中的夫妻雙方,而不再是任何其他的基於地域和戶口身份的人爲束縛。

為了便於閱讀,本網站編輯在不違背原意的情況下做了適當修改!同時聲明,此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本網站僅作為展現,以便讀者全面了解歷史真相!


CDT 檔案卡
標題:爲什麼“結婚不用戶口簿”觸動人們的神經?
作者:李井奎
發表日期:2024.8.16
來源:風聲OPINION
主題歸類:離婚冷靜期
CDS收藏:公民館
版權說明:該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中國數字時代僅對原作進行存檔,以對抗中國的網絡審查。詳細版權說明

最近,民政部起草的《婚姻登記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全文發佈,徵求社會各界意見。這是現行《婚姻登記條例》自2003年10月1日正式施行以來的首次修改。

與現行《婚姻登記條例》相比,除了根據《民法典》的相關規定,草案新增了關於30天“離婚冷靜期”“婚前隱瞞重大疾病可撤銷婚姻”等條例,並對“離婚冷靜期”進行了具體的規定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修訂草案在婚姻登記程序上的修改。

尤其是,結婚登記和離婚登記都不再需要戶口簿,也取消了過去對登記的地域管轄的規定。規定辦理結婚登記的內地居民需出示本人的居民身份證、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係的簽字聲明;辦理離婚登記的內地居民須出具本人的居民身份證和本人的結婚證兩項。

這項修訂當然是一種進步,它把婚姻更充分地交給了婚姻中的夫妻雙方,而不再是任何其他的基於地域和戶口身份的人爲束縛。不過,似乎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這也算不上一項很重大的改革,這只不過是對現有結婚和離婚事實的一種確認而已,恐怕在今天這個年代,因爲父母藏起戶口簿而結不成婚的事例少之又少了吧。

可就是這樣一項看似並不十分起眼的便民新規,卻在8月15日衝上了微博熱搜榜首,着實讓人感到意外。

事實上,如今只要是關於婚姻方面的數據或制度上的風吹草動,都能引起廣泛的關注,不時衝上熱搜。

那麼,爲什麼婚姻這件事在這個時代變得如此容易觸動人們的神經呢?這就得從婚姻制度的本質和現時代的現實困境說起。

婚姻制度的本質是一種財產契約

作爲人類社會的一項基本制度,婚姻制度從古到今無論在哪一個社會都是頭等重要的,因爲它關乎人類社會的根本——人類自身的繁衍和發展。把婚姻制度與愛情聯繫在一起,是現代社會纔有的新特徵。

在原始社會,人類羣居而生存,生產力低下,此時掌握一個族羣命運的不大可能是孔武有力的男性獵人,更可能是辛勤地從事採集的女性。原因很簡單,獵人打獵需要的時間很長,而且充滿着風險,倘若10天打不到獵物,在那個時代又沒有冰箱可以保存上次打獵得來的獵物,整個族羣就有傾覆的危險。而家裏有善於採集植物果實和根莖的女性,這個風險就可以大大降低。

當男性獵人的生產力無法達到能爲族羣持續不斷地提供食物的水平時,女性就掌握了生產的主動權,所以,初民普遍經歷了一個母系氏族階段。

在世界各地的神話傳說中,女性作爲大地之神都曾佔據重要的位置。我們中國人的姓氏,所謂“姓”也是指母系而言,直到後來農業時代來臨,纔有父系的“氏”用來區分族羣。

母系社會的婚姻制度就非常簡單,那就是由母親的血緣聯繫起來的族羣一起過着羣居的生活,這就是最原始的婚姻。此時的婚姻當然是不平等的,男性是從屬於女性的,他們共同撫養後代。不是因爲他們是一羣無私的男人,而是生產力水平的低下不容許他們自私。私字本身就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但到了農業社會,一切都發生了變化。首先,農業社會對穀物的馴化和種植,使得智人的族羣可以穩定地獲得食物來源。雖然農業人口的食物品種更少,熱量也不一定更高,營養還有所下降,但他們也得到了最大的一項回報,那就是極大地降低了人類的生存風險。尤其是穀物可以長時期儲存,更是可以讓此一時期的先民度過各種災荒之年。

農業雖然讓人類付出了巨大代價,比如更差的營養、終身固定在土地上,等等,但它也讓人類安定下來。到了這個時候,孔武有力的男性在幹農活上就顯示出了優勢,同時,農業的發展也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能,這些就是早期的人力資本。這就像電影《逆行人生》中馮兵飾演的“單王”大黑,他送外賣積累很多經驗,寫成了一個自己祕藏的祕籍。如果把大黑重新放到當年人類剛進入農業社會那會兒,他一定能幹成那個時代的“地王”。

有更多糧食,就意味着活下來的概率更大,女性採集的優勢在這個時代就蕩然無存了。於是,女性開始依附於像“大黑”這樣的男性,而大黑呢,也不願意把自己的祕籍傳給其他男性的後代。

無論是女性主動提出以男性爲主的婚姻制度,還是男性脅迫女性加入由自己專門佔有的婚姻制度,結果都是一樣,那就是婚姻制度首先變成了一項財產契約制度,其次變成了一項投資制度。

說到這裏,很多讀者估計會感到不適,怪罪經濟學家都是直男,說話不討人喜歡。但爲了能認識人類社會的基本演化邏輯,只能請這樣的讀者多多原諒。

爲什麼說婚姻制度首先是一項財產契約制度呢?這就是把自己作爲對方的一項財產與之簽訂了一份契約,女性同意服從男性,以換取生存的條件;男性願意提供保護,但佔有財產的所有孳息。

當然,隨着社會變得越來越複雜,這種財產契約會有各種形式,那些孃家勢力強大的女性往往會得到丈夫這邊更好的對待,於是“老孃舅”的地位爲啥在南方北方都很高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除了作爲財產契約之外,婚姻制度還指向了另外一個方向,那就是女性希望丈夫投資於自己的子女。在中國傳統社會,幼年失怙,也就是從小失去了父親,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這往往意味着你的未來不再有人投資。女性爲了自己的子女,接受那樣的婚姻制度也是可以理解的一個原因。

婚姻不再是財產契約,而是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但進入到現代社會,對我們中國來說,尤其是進入到改革開放以後,男女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導致了原來繼承下來的農業社會的這套婚姻制度邏輯發生了動搖。

雖然還是有很多的女性無法完全撐起生活的重擔,但她們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經濟獨立性。今天生活在大中城市的中國女性,她們的獨立意識首先來自於她們經濟條件上的獨立,這是多少個提倡男女平等的思想運動也帶不來的結果。

也就是到了今天,婚姻才真正變成關於愛情的制度,關於互相照顧一生,共同品嚐人生的喜怒哀樂的一種生活方式。

男性在今天城市的許多個職業中,即便相比女性還有些許的生產力優勢,與傳統社會相比,也是遠遠不如。所以,作爲財產製度的婚姻契約,在很大意義上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礎。

據民政部8月2日發佈的《2024年2季度民政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結婚登記343萬對,離婚登記127.4萬對。而2023年上半年,全國共辦理結婚登記392.8萬對,辦理離婚登記131.7萬對。相較而言,今年上半年結婚登記數較去年同期減少49.8萬對,離婚登記數同比減少4.3萬對。

許多網友看到這個數據,既對離婚率之高感到擔心,又對中國的未來生育前景感到悲觀。生育當然是另外一個問題,我之前也曾多次談到過這個問題,但我卻從結婚數字中看出了更多意味。

這說明,我們國家的婚姻真正回到了它原本的地位上來,那就是成爲男女之間自由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

它不再像我們的母親輩以及祖母輩,她們沒有自己的選擇機會和能力,只能依附於男性。今天的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已經可以選擇屬於自己的生活。

當然,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問題,對於今天的男性來說,他們一方面還揹負着過去那種掙錢養家的責任感,另一方面可能還要面對這個時代男女比例失調的時代問題。

對於他們來說,生活的艱難和對婚姻的嚮往,也使得像“結婚取消戶口簿”這樣的新聞都能大大地撥動他們的心絃。

作爲一名經濟學者,我雖然可以冷靜地分析這一切現象背後的邏輯,但對於時代的變革所帶給不同羣體的欣喜和悲傷,也不能完全做到忘情。



相關內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