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林彪:第一嫡系的叛逃之謎(一)

 Mao Zedong and Lin Biao

1971 年的 9 月 13 日,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林彪,突然乘飛機出逃,在外蒙的溫都爾汗墜亡。一個在 1969 年的中共九大上,就被確定為領袖接班人的人,居然要乘機叛逃。這不僅讓當時的中國人難以置信,同時也讓對中共瞭解不深的外部世界一頭霧水。可以說這 50 年來,關於林彪的猜測依然是迷霧滿天。913 這個標誌著文革實質性破產,以及揭示了中共黑幫本質的事件,到底玄妙何在?它還有沒有未被發現的意義?要說清楚這些,我們就要從頭細究林彪和毛澤東的關係。

翻閱林彪的履歷可以毫不含糊地說,他是毛時從井岡山時期開始的第一嫡系。林彪 21 歲就從黃埔軍校士氣畢業,經過北伐和南昌起義,上井岡山後火箭般竄升,24 歲就當上了軍團長,獨當一面,與彭德懷、黃公略一起,成為所謂的紅軍三傑。林彪能夠從一堆人才中脫穎而出,固然有他黃埔軍校這種背景,但更重要的,恐怕還是毛澤東不遺餘力的栽培和提拔。

毛氏當年初上井岡山立足未穩,在黨內和軍內都急需培植自己的勢力。林彪正是毛氏著力培養的第一嫡系。上井岡山前,林彪資歷尚淺,跟流法派、流蘇派都扯不上關係,背景簡單,與朱德、王爾卓之類已經成名的人物比起來,實在是個拉攏培養的好苗子。而林彪也沒有辜負毛氏的用心。在幾次反圍剿的鬥爭中,表現突出,戰功卓著,已經表現出名將的派頭。

年輕時候的林彪色識未深,性格傲骨,對於毛氏用心良苦的提拔和拉攏,還不是很感冒,經常幹出一些讓毛難堪的事情來。比如他多次寫信給中央,要求離開井岡山去打遊擊,惹得毛氏大怒,“你這個娃娃懂什麼”。對於毛一生都很得意的這種適度赤水之意,林彪的評價也很低。他認為毛氏外行只會內行,盡走彎路,這樣下去會把部隊拖垮。所以在部隊修整的時候,他直接給中央寫信,公然要求剝奪毛澤東的指揮權。對此毛澤東當時雖然未發作,但此後一直牢牢記在心,認為林彪這封信是彭德懷背後鼓動的,在廬山會議上就大做文章。這一點我們後面會詳細說。

紅軍長征到達陝西北部之後,林彪不堪在毛氏的羽翼之下無所作為,一心想到閃南去打遊擊,為此甚至多次抗命不遵。毛為此甚怒不已,就批評林彪,說紅軍團不是你林彪的私家兵。隨後就把林彪調往新成立的紅軍大學當校長。實際上,儘管這個時候林彪很不聽話,屢次引龍鳴,但毛政治上升期,加上他對林彪性格的瞭解,其實並沒有改變林彪在他心目中第一門生的地位。比如紅軍大學校長這個職位,實際上就是學春中山任命蔣中正為黃埔軍校校長的這種意味。紅軍大學的學員,在中共建政之後,混得最差的也是中將,作為校長的林彪,掌握的可不是一般的資源。

當然,林彪和毛的關係牢不可破,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隱秘的原因,就是林彪的堂兄林育英,又叫張浩。1935 年,張浩以共產國際代表的身份從蘇聯回國,裝作青差,與毛澤東配合默契,假傳共產國際的聖旨,為毛最終度過了張國燾的分裂危機,確定了毛中央的核心領導地位。因此,張浩在因病去世的時候,毛親自為其抬棺。

抗戰初期,八路軍只有區區三個師的編制,林家兄弟就占了兩個。林彪擔任 115 師的師長,張浩擔任 129 師政委。從中可以看出,林家兩兄弟對於毛氏的重要性。盧溝橋事變後,毛立刻把林彪這只猛虎放回山林。林的 115 師,在平興關建功,大壯共軍聖位。但是林彪樂極生悲,路過延溪三房區的時候,被一個小兵一槍就誤傷,從此就落下了一生都未治癒的病根。

對於林彪的受傷,毛氏特別緊張,為了不至於讓自己的王牌再冒危險,毛氏乾脆把林彪送到蘇聯,一去就是五年,直到延安整風才回來。延安整風本質上和文革沒有兩樣,可謂中共歷史上第一次長時間大面積的黨內清洗。毛澤東打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大旗,以歷史審查、上綱上線、諸年連坐等等手段,開創了以群眾運動之名,運動群眾的先河,徹底肅清了黨內殘留的反對勢力,樹起了毛澤東思想這面旗幟,最高領袖的權威再也無人能動搖。延安整風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上,都為其後曠世浩劫——文化大革命埋下了種子。在這次整風裏,出力最大的劉少奇、康生、彭真等人迅速竄紅,林彪則受到毛的特殊保護。在長達四年多的整風運動中,基本超然世外,備受呵護。

運動一結束,林彪就被派往重慶參加國共和談。毛澤東在八年抗戰裏名利喊口號,暗裏練精兵。當蔣介石用自己的血本換來最後的勝利的時候,共軍已經坐擁數十萬之重,尾大不掉了。但這個時候毛澤東還不具備全面叫板國民政府的實力。事實上,誰能搶到日本人留下的東山省這塊大肥肉,成了決定國共雙方力量消長的關鍵。

日本一投降,1945 年 10 月,毛澤東就迅速調集全黨精英,在已經佔領東北的蘇聯人的暗中幫助下,讓林彪拉起十幾萬人的隊伍,跑步進入東北。日本人在東北苦心經營了幾十年,工業基礎已經有相當規模,再加上關東軍百萬人馬遺留下來的武器裝備,東北省的重要性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和毛澤東的當今力量不一樣,蔣介石當時他未能摸清蘇聯人的意圖,天真的寄希望於締結新的中蘇條約,然後順利接受東北。等到發現史達林真實的目的是為了拖延時間,等待中共來入主之後,才慌忙調兵遣將。但是先機已失,斷然再來。

共軍入主東北後,直接收編了部分的關東軍軍隊以及日本人遺留下來的大批武器,迅速搶佔了大量的戰略要地。日本外務省調查局局長加藤松平曾經在 1948 年 9 月 28 日對外公佈過關東軍的調查數據。日本關東軍的官兵以及家屬,前後共有 14 萬人投降後被共軍收編,其中起碼有 6 萬名日軍直接為共軍服務,主要是做技術和戰術的指導,也有直接作為雇傭軍與國軍交戰。所以共軍一入東北,就積累起足以匹敵國軍的巨大資本。

再加上林彪出關,如虎入海得雲之雨。林彪入東北就有點像歷史上韓信平齊國,都是靠偏師而定全局。剛剛進入東北的時候,東北局書記彭真因為和林彪不和,兩個人鬧得很不愉快。結果毛澤東痛下決心,調高崗來輔助林彪。林彪集東北的黨政軍大權於一身,有了大膽拳腳的空間,軍事實上的天才

也開始爆發出來。經過初期在強攻市平的短暫失利後,林彪通過三下江南、四保臨江的作戰,殲滅了大量的國軍,肅清了中小城市的國軍力量。在一年內就將東北軍擴展到 50 多萬。此消彼長,共軍無論在數量和品質上都反超了國軍。

在 1947 年的 5 月後,林彪率軍進入反攻,連續發動秋季、冬季攻勢,將國軍壓縮在長春、瀋陽、錦州幾個大城市,互相不能連接的孤立地帶。到 1948 年的 8 月,距離林彪進入東北不到三年的時間,已經迫使國軍三換主帥。林彪麾下的東北軍已經如魔術般的擴展到 103 萬之巨,論裝備論戰鬥力都已經無可匹敵,成為共軍此後席捲天下的強力資本。

1948 年的 11 月,林彪發動鳥水戰役,全殲國軍關外的力量。國共內戰的形勢也從此時開始逆轉。林彪主政東北期間,儘管大部分時候遵從毛澤東的旨意,但是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的名將派頭也不小,比起紅軍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 1945 年 11 月,毛要林彪在錦州地區與國軍決戰,而林彪的意見完全相反,他要放棄錦州避免決戰。兩個人電報往來,最後還是毛做了讓步。1946 年的 4 月,四平空戰進展不順,毛頭腦發熱,電令林彪一定要死守,結果林彪先斬後奏,提前就放棄了,並且在電報中一點都不避諱地說:“請主席頭腦清醒考慮之。”這種以下犯上的話,如果是放在 1949 年之後必死無疑,但在內戰的關鍵時候,毛還是採納了林彪的意見。這和他建國之後的小肚雞腸一樣,是有天緣之別的。

1949 年 3 月,林彪率領改成第四野戰軍的百萬之師入關南下,一路上望風披靡,勢如破竹,最終打到了海南島,成立中南軍區司令部。當時林彪下轄六大軍區,統軍超過 150 萬,從北到南席捲雨淚,威震四海。論軍功,共軍將領實無出其右者。



相關內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