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看电影弄成爱国表态
免责声明:为了便于阅读,本站编辑在不违背原文含义的前提下对内容进行了适当修改。特此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仅作为信息展示平台,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真相。
我们新开启了更专业的知史明智PRO版本(免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https://pro.realhist.org/,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并帮忙推荐,谢谢!
挟百亿票房之盛,《哪吒2》已经成为现象级的文化事件。昨天鼠记与鼠夫人一道,也躬逢其盛,走进电影院,了了一桩心愿。
首先必须声明,鼠记作为资深影迷,衷心希望看到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驻波黑时,赶上中国电影周,鼠记把所有参展影片一部不拉地看了下来。鼠记也是书迷,这么多年来,每到一个国家,逛书店时如果看到书架上摆有从中国引进的图书,都会非常开心。
鼠记对中国软实力的支持,不光在口头上,还表现在实际行动中——驻外回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鼠记与鼠夫人已经在电影院观看了多部国产电影,包括《破地狱》《好东西》《风流一代》等,并发自内心地为《破地狱》与《好东西》点赞。
鼠记也堪称一个重量级的影迷。家中藏碟五六千张,2009年曾经在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电影撞新闻:影像中的无冕之王》一书,是鼠记根据自己多年收藏的数百部描写媒体的电影写成,是中国第一部研究电影如何呈现新闻媒体的专著。
加上鼠夫人是成都人,鼠记是资深成都女婿,而《哪吒2》又来自成都,所以,无论从何种角度,我们都必须走进电影院,分享这部国产大片的荣耀,享受电影带来的愉悦。
然而,必须诚实地说,很遗憾,《哪吒2》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期待中的享受。
近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鼠记甚至两次打起了罪恶的小盹儿。这个情节估计会引发众怒,但请稍安勿躁,并非鼠记对国产电影有啥恶意与偏见,几个月前看好莱坞的《狮子王:木法沙传奇》时,鼠记直接睡着了,并且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从影厅出来,问起鼠夫人对来自家乡的哪吒观感如何,得到了一个极具外交辞令风范的回答:电影里哭的时候,并没有也跟着去流泪。
是否跟着影片中的角色一起流泪,是多年来鼠夫人评判一部电影时雷打不动的标准。这个标准很通俗,也很主观,但细想起来,其实是一个很靠谱的标准。归根结底,电影表达的是人类的喜怒哀乐,揭示的是人性的复杂幽暗,能否让人与之共鸣,无疑是考量一部电影的很重要的角度。
鼠记也是带着波澜不惊的泪腺走出影院的,并不得不羞愧地承认,面对这样一部现象级的大片,自己既没被吸引,也没被打动。
当然,各花入各眼。鼠记的一位同事就表示,自己看得津津有味。所以,我不会因为没有与之同呼吸共流泪,就说《哪吒2》如何不好。
从动漫技术角度,《哪吒2》的制作堪称精良,许多大美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一些排山倒海、整齐划一的大场面,甚至碾压了张艺谋美学。但我没看到耐心、精巧的叙事,没看到令人感叹唏嘘的人性揭示,也没体会到一个好故事背后蕴含的价值观魅力,走出影院时,脑子里留下的只是急管繁弦的打斗场面,就更别说那些用屎尿屁支撑起来的桥段了。
只能说,它不是我的菜。
当然,我还是乐见它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全世界收获掌声与Money。
同时,我也希望各方面能包容人们对它的批评。一个社会,它的最大魅力,也是它的最强大之处,是一件事万人说好时,允许有人说它不好或不够好。
我同时希望,不要被一部电影的票房与超强营销能力裹挟为某种政治正确。在一些地方,如今已经出现了单位组织看《哪吒2》、献血给电影票等现象,甚至将观看、点赞与否与爱国挂上钩,还有人发起倡议,要将票房弄到多高多高。其实,好的作品自带流量,要相信口碑的力量,而行政的人为的手段,会扭曲市场对一个作品的真实评价,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一个有着浮夸基因的社会而言,若有实事求是、以史为鉴之心,就更不能不心存警惕。
有道是:
文化产业谱奇篇,欣见吾国出大片。
若有人说非我菜,举国上下可坦然?
更期警惕有形手,放个卫星要上天。
人间自有口碑在,不须炒作不惧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