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许多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恩师

在德国留学时的俞大维 1999 年,为表彰“两弹一星”的 23 位科学家,钱学森率先发言: 今天受奖者大都是七十岁以上的第一代科学家,有三位先贤前辈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最感恩与怀念者。由于他们三位的远大眼光,以…

为了便于阅读,本网站编辑在不违背原意的情况下做了适当修改!同时声明,此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网站仅作为展现,以便读者全面了解历史真相!


 

yu1

在德国留学时的俞大维

1999年,为表彰“两弹一星”的23位科学家,钱学森率先发言:

今天受奖者大都是七十岁以上的第一代科学家,有三位先贤前辈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最感恩与怀念者。由于他们三位的远大眼光,以及培育人才的宽宏胸襟,才有今日的丰硕成就呈现在国人面前。第一位就是俞大维先生,例如在场的受奖人任新民、屠守锷、姚相斌、孙家栋、黄纬禄、徐兰如、沈正功及谢光选均是在俞大维的兵工厂及研究机构工作或资送出国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

从1949到1999,整整半个世纪,俞大维——这个曾被大陆刻意隐藏了50年的名字,重新又被提及。

山阴俞家

俞大维出身于近代中国最为著名的绍兴俞家。外曾祖父是曾国藩,母亲是曾广珊,她是曾国藩孙女。俞氏家族绵延600余年,人才辈出,家族成员横跨国民党、共产党、台湾、美国、中国大陆,遍布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艺术、卫生等领域。

俞大维有14个兄妹,其中4个夭折,其余10人为:俞大维、俞大纶、俞大绂、俞大絜、俞大纲,俞大缃、俞大绚、俞大缜、俞大𬘡、俞大彩。

其中俞大𬘡是燕京大学西语系教授,她嫁给了曾国藩的曾孙、化学家曾昭抡;

小妹俞大彩,也是燕京大学西语系教授,她嫁给了中研院史语所创始所长傅斯年。

少年天才

俞大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这是一所已经消失70年的教会贵族学校,著名校友有张爱玲、顾维钧、宋子文、严家淦、林语堂、荣毅仁、邹韬奋、周有光等。

其实,在今天中国大陆每一所名校的背后,似乎都能看到一所教会大学的影子。比如北大背后的燕京、复旦背后的圣约翰、苏大背后的东吴、浙大背后的之江……

俞大维后来留学美国和德国,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和柏林大学数理博士。他是第一个在爱因斯坦主编的德国数学杂志《数学现况》上发表论文的中国人,在这本杂志发表论文的第2个中国人是华罗庚,两人后来成为好友。俞大维因兴趣逐渐转向弹道研究,嗣成为弹道学专家,也由此奠定对兵学之深厚基础。

当时在德国的还有俞大维的表哥陈寅恪,被傅斯年称为“中国最有希望的两位读书种子”。据当时赵元任夫人杨步伟回忆,在德留学生中,最努力者莫过于陈寅恪和俞大维,是宁国府门前的两个大狮子。

兵工之父

回国后的俞大维,建言蒋介石与德国展开军事合作,聘请德国军事专家,学习德国军事技术,建立中国兵工厂,他担任兵工署署长兼任兵器教官,被誉为中国的“兵工之父”。为培养人才,他还将屠守锷、姚相斌等学生送往国外深造,这也是应证了钱学森在获得“两弹一星”表彰上的讲话。

直到1949年,由国民党派出的优秀人才在海外的还有5000多名,其中就包括钱学森、杨振宁、李政道……

yu2

俞大维与美国军人

俞大维领导的兵工署有力地支援了抗战,被蒋介石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对于这个隐形的军工人才,日本曾三次进行暗杀,却屡遭失败。

在国共和谈期间,俞大维曾和马歇尔共赴延安,担任马歇尔翻译。蒋介石生性多疑,对人很难信任,但是对俞大维除外。在淮海战役中,杜聿明被围,俞大维这时50岁,亲驾飞机投掷物品。

1949年,俞大维一家随蒋介石退到台湾。后来在蒋介石的建议下出任国防部长,长达11年,他既不是国民党员也不是出身黄埔,这是源于蒋介石对他的人格的信任。俞大维在担任国防部长期间,他的办公室与蒋介石的办公室有一道门相通。两人来往只需几步,可是11年任期,俞不曾踏入蒋介石办公室一步,蒋也不曾来俞大维办公室一次。

两代姻亲

俞大维留学德国期间,曾和一钢琴师的女儿结婚,生有一子俞扬和,按照俞氏家族辈分“文、明、大、启、声、振、家、邦”,与儿子起名俞启德。由表哥陈寅恪带回国内,交给自己的表妹陈新午,家中人称九姑。这个女人非常的能干,对俞扬和(俞启德)喜欢的不得了,视如亲生,母子关系非常的要好。后来俞扬和娶了蒋经国的女儿蒋孝章,生有一子俞祖生。

yu3

俞大维、陈新午夫妇

俞大维父亲俞明颐的姐姐是俞明诗,她是陈寅恪的母亲,也是俞大维的姑姑。俞大维与陈寅恪是姑舅表亲。后来俞大维在表哥陈寅恪的做媒下,娶了陈寅恪的妹妹陈新午。由于是近亲结婚,长子智力受到影响,终生与他们夫妇一起生活。

叶落归根

来到台湾的俞大维住在妹夫傅斯年的台湾大学校内,但是由于陈新午和俞大彩合不来,遂搬出。

俞大维1993年因病在台北逝世,享年96岁,举行海葬,当时家属将骨灰留了一部分作为纪念。后来这部分骨灰葬在了四川建川博物馆内,这是一个以抗战为主题的私人博物馆。

1981年10月9日,陈新午在台北弥留期间,儿子俞小济剪了母亲一缕头发,带回美国,作为纪念。后来陈寅恪的女儿陈琉球去美国参加金陵女子大学北美校区校友会活动,顺便看望了表弟俞小济,俞小济让她把母亲陈新午的头发带回中国,计划埋在杭州九溪陈新午父亲陈三立的墓旁,算是陪伴父亲,以尽孝道。

一代诗宗、陈寅恪父亲、84岁为抗日绝食而死的陈三立

奈何陈寅恪去世后,杭州屡屡拒绝陈寅恪归葬杭州九溪父兄墓园,在黄永玉先生的周旋下,陈寅恪最后归葬庐山植物园,念及旁有陈三立曾经居住的松门别墅,也算是陪伴父亲。植物园的创始人是陈寅恪大哥陈衡恪的儿子陈封怀,他是中国的“植物园之父”。

在2004年,陈寅恪的女儿陈美延将陈新午的头发瘗在陈寅恪夫妇墓地,算是兄妹相聚九泉,叶落归根。

图文来自 民国那点事儿

来源:青衣仙子的二维空间



相关内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