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雾霾”与”我们的大豆煤油”(外一篇)

食用油、煤油混装运输这事过去一周,国务院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还没什么进展呢,阴谋论来了。 在美国买了小房子的夹头率先发难,质疑《新京报》是境外资本的傀儡,油罐车报道有幕后黑手操纵,怀疑是境外资本对中国…

为了便于阅读,本网站编辑在不违背原意的情况下做了适当修改!同时声明,此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本网站仅作为展现,以便读者全面了解历史真相!


食用油、煤油混装运输这事过去一周,国务院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还没什么进展呢,阴谋论来了。

在美国买了小房子的夹头率先发难,质疑《新京报》是境外资本的傀儡,油罐车报道有幕后黑手操纵,怀疑是境外资本对中国油企的一次阴谋打击。目的是污名化中国油企,为境外品牌操控中国市场开路,牠们要发动一场“混装油罐车保卫战”。

《新京报》算什么资本的傀儡?《新京报》是北京市委宣传部下属单位,是与《北京日报》平级的新闻单位。

最初的《新京报》是由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集团共同创办,《光明日报》是中宣部代管的副部级中央媒体,《南方日报》是广东省委机关报。2011年,《新京报》改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为正局级新闻媒体。

看清楚了,哪来的什么资本的傀儡?

让所有阴谋论者们失望了,在中国,在新闻专业领域,所有媒体都是党媒,党媒狭义是指各级党委机关媒体,广义是指所有党领导下的媒体。在中国,没有党领导之外的媒体。

《新京报》的名字继承自邵飘萍的《京报》,也继承了邵飘萍的座右铭作为自己的办报宗旨:“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此次油罐车混装报道是记者们又一次“担道义”的举动。

阴谋论者如果有证据,与其在网络上逼逼,不如直接向《新京报》的上级北京市委宣传部直接举报。

阴谋论者怀疑披露运输车混装是要给外国油品让路,外国企业会趁着机会拿下我国粮油供应权,还有的扯上了三鹿奶粉,说当年就是借三聚氰胺整垮中国奶粉行业,外国奶业乘虚而入。

可三鹿算什么中国品牌?三鹿大股东是新西兰奶企,揭露三聚氰胺黑幕的就是这个大股东自己,它没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但看到自己投资的企业添加三聚氰胺造成的大头娃娃等恶果,自己看不下去了,才揭露出三聚氰胺的黑幕。

面对舆论对《新京报》的反扑,构陷,有人说为之捏把汗,不必担心,它的上级北京市委宣传部会处理好。

这场“混装油罐车保卫战”让人想起两个往事。

一个是几年前,贾樟柯拍摄雾霾,他们在一个胡同口拍摄时、被一个大妈发现,她大叫:他们在拍我们的雾霾!

听到报警,胡同里的大妈们如同发现了敌情,蜂拥而至,驱赶贾樟柯一行。

贾樟柯回忆当时情形不免哀叹,中国老百姓不止善良,而且愚昧,什么时候雾霾成了“我们的雾霾”,叫得那么亲切!

另一个例子是2022年河南大水,隧道里淹死了不少人,中外记者去采访,群众自发驱赶外国记者,因为“我们的水灾”是家事,不许外国人报道,采访的中国记者也被指为是汉奸。

其实,同样一幕也发生在2023年燕郊大爆炸。燕郊人驱赶记者,保卫自己的废墟。

现在“我们的雾霾”“我们的水灾”“我们的三聚氰胺”发展到了“我们的大豆煤油”,吃不吃大豆煤油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谁敢揭露,谁就是境外势力。

真想知道这些人还有正常的人类思维吗?

真要举报的话,我倒觉得应该举报质疑《新京报》的阴谋论者——夹头,此人全家居住在美国,一个人在北京,搅动三寸不烂之舌,搅得舆论场乌烟瘴气,高度符合间谍的条件。怀疑此人利用舆论搅浑水,降低中国人某个群体智商。

高度怀疑此人“身在曹营心在汉”,只身潜伏敌营十八年,就是一卧底来的,得查查他是否受雇美国某个情报机构。

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王瑞元说:千分之一煤油残留食用后也会对人体有害。

可怜的是那些跟在夹头后面的蠢货们,“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雾霾,不要蓝天”,“宁要水灾,不要安全”,“宁吃大豆煤油,不要干净的食用油”。

蠢货们该保卫的太多,“我们的雾霾”,“我们的三聚氰胺”,“我们的水灾”,“我们的大豆煤油”。

外一篇

侯杰:没有《新京报》,死都不知道咋死的!

01

想想我们炒菜的油里混进了煤油、汽油、火碱、双氧水,就不由得反胃,可这居然是事实。《新京报》刚爆出这个新闻,很多人选择不相信,觉得这是抹黑。还有人说“让子弹飞一会儿”。

7月6日,中储粮首次就食用油、汽柴油油罐车混用发表回应,表示将引以为戒。这才实锤。

但是,中储粮仅仅是回应,没有道歉,没有召回,没有公布有问题产品的批次,没有公布谁将对此负责。就一个回应,引以为戒。

《新京报》揭露的真相是,油罐运输车装了煤油后不清洗,里面还残存十几升煤油的情况下,继续装食用油,而不清洗的理由是不想多花500元清洗费。

随后一些列的往事爆出,有人翻出2017年新闻,那一年,德国检测机构检测出德芙巧克力、老干妈、老干爹、海天酱油有工业油成分。当时的锅由产品出产方担了,居然没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没有继续深究矿物油的来源。

中储粮用工业油罐运输食用油这事的恶劣程度超过了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的锅是三鹿背了,董事长判刑,这个锅谁来背?卖家,买家,还有运输方。

还有人爆料,当年上海甲肝爆发,竟然是因为用装粪的船运输毛蚶。

看看这个问题可以延伸到多久?不是一年两年,不是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而且旷日持久,方方面面。

更有人翻出2005年的广西新闻,罐车不光运输煤油,事实上什么都拉,拉了汽油拉糖蜜,拉了柴油拉酒精,拉了烧碱又拉双氧水。南宁市目前有28家危化品运输公司,槽罐车达600多台。

有专业人士说,长期食用矿物油会在内脏生长肉芽,食用其它东西就不敢想象了。

02

《新京报》捅了一个大漏子,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公认,中国已经没有新闻纸,只有宣传纸,做着政策传声筒,莺歌燕舞,形势大好!《新京报》石破天惊。他们用跟踪的方式,获取了第一手资料。不仅专业,而且敬业。

中储粮使用煤油罐车运输食用油这事刚刚爆出,反应寥寥,因为罐车把化工油、食用油混装这事超出人们想象,这事渗透到生活中不同人群,甚而是全体国人无一幸免。

对于揭露视频安全这事,作为经历过纸馅包子事件的人,对揭露这种食品安全还是心有余悸的。

2008年,我在做一档公共安全类电视专题节目,当时的话题都是围绕奥运相关的安全问题策划设计。当时听说早餐店的包子有问题,有些早餐店,为了省钱,把纸箱板搅烂,按一比一掺进肉馅。

我特别体验了一次,果然有些包子馅怎么嚼都嚼不烂,于是派出记者暗访,查实用纸箱板壳做馅的内幕。我们正在制作过程中,新闻栏目率先披露了纸馅包子。

他们为了还原制作过程,采取了诱导的方法,自己拿了纸箱子给店家,然后拍摄制作过程。

可以负责任地说,纸馅包子是真实存在,只是取证过程不对。

新闻曝光后,栏目组遭遇了灭顶之灾,开除的,下岗的,处理的,主创几乎无一幸免。

关键问题是曝光时间不对,那就是奥运。我们以为曝光食品安全问题,是为了确保奥运食品安全,主管部门的理解恰恰相反,奥运之前,曝光食品安全问题,会吓坏各国的来宾。何况,早餐店和奥运没什么关系。运动员不会接触到早餐店,观光游客也不会。但是,曝光早餐店问题,却会引发一系列的联想,所以,此事就由记者背锅了。

《新京报》勇气可嘉,曝光问题功德无量。别说食品安全和你无关,你可以不吃奶粉,你可不去早餐店,你可以不吃德芙,你可以不吃老干妈,但是,你能不吃食用油吗?

读者推荐



相关内容

0%